-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文 慧 师 归 眉 山 宋 /司 马 光 至 人 心 如 云 ,去 住 叭 所 适 。飘 摇 涉 四 海 ,岂 复 校 喧 寂 。朅 来 王 城 游 ,红 尘 暖 晨 夕 。忽 思 还 故 峰 ,不 可 留 宿 昔 。离 合 毕 自 然 ,於 何 寄 驭 戚 。从 兹 坐 林 下 ,白 首 傲 泉 石 。山 鸟 集 掌 中 ,巴 猿 侍 瓶 锡 。寺 前 烟 蔓 深 ,何 处 求 行 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晨夕(chén xī)的意思:指早晨和晚上,泛指时间的两个极端,表示整天、一天到晚。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来王(lái wáng)的意思:指人们争相效仿、模仿某人的行为或言语。
离合(lí hé)的意思:离开和相聚,指人和事物的分离和重聚。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留宿(liú sù)的意思:指在外过夜,不返回自己的住所。
鸟集(niǎo jí)的意思:指很多鸟聚集在一起。也用来形容人群众多。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瓶锡(píng xī)的意思:形容言辞谦虚和稳重,不轻易发表意见。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王城(wáng chéng)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住和统治的城池,也泛指权力中心。
行迹(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踪、足迹或行动的轨迹。
于何(yú hé)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目的、理由等。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翻译
- 人心变化无常,去留随心所欲。
漂泊四海,哪里还会计较喧闹与寂静。
来到都城游玩,红尘中的日夜温暖而模糊。
忽然想起回归旧山峰,过去的时光无法停留。
离别聚合皆由天定,何处寄托欢愉与悲伤。
从此在林中静坐,直到白头,以山石为伴。
山鸟栖息在我手心,巴地猿猴陪伴我瓶锡生活。
寺庙前烟雾缭绕,何处追寻行踪呢?
- 注释
- 人心:人的感情或思绪。
去住:离去和停留。
喧寂:喧闹与寂静。
朅来:往昔,过去。
驩戚:欢乐与忧愁。
白首:指年老。
巴猿:巴地的猿猴。
行迹:行踪,足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修行者文慧师归隐之地的送别。开篇“至人心如云,去住唯所适”表达了对于自由自在、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接着,“飘飖涉四海,岂复校喧寂”写出了游子的胸襟和对喧嚣红尘的超脱。
“朅来王城游,红尘暧晨夕”则是说游子在繁华都市中的经历,而“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表达了他对于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决心。诗人通过“离合皆自然,于何寄驩戚”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心境。
最后,“从兹坐林下,白首傲泉石。山鸟集掌中,巴猿侍瓶锡。”这两句写出了修行者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寺前烟蔓深,何处求行迹”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喧嚣与寂静等对立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自然、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清净自守、返璞归真的人生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朱茂倩秀才由贵竹趋滇南省觐奉柬当路诸公
英妙鲁诸生,趋庭肯计程。
所思官舍远,不惮鬼方行。
前渡清湘水,先闻苦竹声。
动人猿狖啸,劝客鹧鸪情。
杂处风随异,夷居语未明。
天低庄蹻垒,山隘武侯营。
庶卉惟分色,昆虫莫辨名。
祥龟符赤寨,天马濯龙坑。
入贡来驯象,临流想石鲸。
几年方偃革,无事习佳兵。
渐化诸酋俗,新安六诏城。
一人今有庆,孤旅夜无惊。
重镇须公等,修涂荷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