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草茅(cǎo máo)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草木繁茂、蓬勃发展的景象。
杜门(dù mén)的意思:闭门不出,不与外界交往。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故庐(gù lú)的意思:指古时居住的房屋,比喻过去的住处或旧居。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林梢(lín shāo)的意思:指树木的顶端或高处。
门人(mén rén)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山野(shān yě)的意思:山野指的是山中的田野,也用来形容偏僻、荒凉的地方。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谢事(xiè shì)的意思:表示感谢别人的帮助或款待。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夷落(yí luò)的意思:指国家、地区或个人的衰败、颓废。
迎霜(yí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积极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 鉴赏
这首《西阁秋杪感怀》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孤城中的萧瑟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秋入孤城万木凋”,以“秋”字开篇,点明季节,接着“孤城”二字,暗示了地点的偏远与环境的孤独。随后,“万木凋”三字,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来临后,树木凋零的凄凉景象,营造了一种肃杀的氛围。
第二句“荒山野水出林梢”,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荒山与野水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寞。
接下来的“澧中夷落无烽火,湖上风云有斗蛟”,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动荡的思考。澧中夷落的平静与湖上风云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经岁杜门人不识,终身谢事世何嘲”,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长期闭门不出而被世人误解,以及对放弃官场生活选择隐退的自我肯定。这里既有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也有对内心追求的坚持。
最后,“故庐寂寂乌峰下,谁为迎霜葺草茅”,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乌峰下的故庐,既是物理空间的归宿,也是心灵的避风港,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