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九首·其二》
《颂古十九首·其二》全文
宋 / 释法全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布鼓当轩为击来,卧龙惊起岩隈

千峰秀色凭谁写,一带澄江古镜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鼓(bù gǔ)的意思:指用布制成的鼓,比喻虚张声势,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澄江(chéng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明亮。

古镜(gǔ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的镜子。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岩隈(yán wēi)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峭立于峡谷之间的景象。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全所作的《颂古十九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山川景色,展现出浓厚的禅意。"布鼓当轩为击来",形象地写出鼓声在静谧的环境中突然响起,打破了宁静,犹如唤醒了潜藏的智慧或力量。"卧龙惊起出岩隈",将山中的隐者比作沉睡的龙被唤醒,跃然而出,寓意着深藏不露的高人逸士被激发出来。

"千峰秀色凭谁写",诗人感慨壮丽的山峰景色难以用文字完全描绘,暗示自然之美超越了人类的表达能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一带澄江古镜开",则以江水比喻为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天空的倒影,呈现出江面的平静与开阔,也象征着心境的清澈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寓言般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宗意境。

作者介绍

释法全
朝代:宋

释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号无庵,俗姓陈,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先从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说法于宜黄之台山,移白杨西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岩寺,后主湖州道场。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猜你喜欢

送友人下第东归

漠漠杨花灞岸飞,几回倾酒话东归。

九衢春尽生乡梦,千里尘多满客衣。

流水雨馀芳草合,空山月晚白云微。

金门自有西来约,莫待萤光照竹扉。

(0)

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李光宰

生涯心事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

近北始知黄叶落,向南空见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

(0)

秋池四首·其一

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

况当故园夜,复此新秋池。

岸闇鸟栖后,桥明月出时。

菱风香散漫,桂露光参差。

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悠然心中语,自问来何迟。

(0)

诗解

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

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但令长守郡,不觉却归城。

祗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

(0)

戊午三月晦二首·其一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

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

(0)

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

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

外栏黄鹄下,中柱紫芝生。

每带云霞色,时闻箫管声。

望君兼有月,幢盖俨层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