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诗·其二十三》
《荔支诗·其二十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呼鸾道上云蒸,十亩胭脂昨夜凝。

无数蛾眉齐议得,绛仙曳出耀光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上(dào shàng)的意思:指在社会上行走、交往的人们。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绛仙(jiàng xi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上海(shàng hǎi)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势力。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耀光(yào guāng)的意思:指光芒四射,闪耀夺目。

云蒸(yún zhēng)的意思:形容热气腾腾,云雾缭绕。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与色彩的荔枝景象。首句“呼鸾道上海云蒸”,以“鸾”象征美丽的荔枝,仿佛是天上的仙子,云蒸霞蔚中呼之欲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华美的氛围。次句“十亩胭脂昨夜凝”,运用比喻手法,将荔枝比作凝固的胭脂,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荔枝鲜艳的颜色,也暗示了荔枝在夜晚被大自然赋予了特别的光泽和魅力。

接着,“无数蛾眉齐议得”,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蛾眉”这一意象,既指众多的荔枝,也暗含了人们对荔枝的赞美之情,仿佛无数的美人都在讨论荔枝之美,表达了人们对荔枝的倾慕和欣赏。最后,“绛仙曳出耀光绫”,“绛仙”指的是美丽的仙女,这里借指荔枝,形象地描绘了荔枝在光线下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情景,如同仙女般光彩照人,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美丽和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将荔枝的美丽与魅力展现出来,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夏日气息和荔枝的甜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绣带子.锦带

翠软颤芳丛。粉匀深浅红。

恍惚飞琼花外,绣带舞香风。开向雨濛濛。

翻翠袖、似泣芳容。佳人著意,晓来攀折,为惜飘蓬。

(0)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二

红紫覆亭台。贝锦天裁。芹泥旧垒燕飞来。

唤妇鸠鸣风酿雨,云湿苍苔。无事掩萧斋。

远矣襟怀。从教鸥鹭莫疑猜。

一任春风都管领,花落花开。

(0)

浣溪沙·其二珊瑚怨为云孙悼聘姬

花落声中听杜鹃。多情紫玉化成烟。

珊珊小影是非间。

无可思量裙簇蝶,不曾容易被裁鸳。

今生已结再生缘。

(0)

念奴娇.焦山次张寰,用坡韵

孝然祠畔,看功名却是,眼前何物。

两桨东西浮玉峙,撑得东南半壁。

健鹘凌风,神鼍吼雨,浪捲江豚雪。

空山屈指,由来处士人杰。

待看瘗鹤残铭,纵横断碣,势涌春潮发。

无数龙蛇留石上,都与苍苔磨灭。

青玉坞中,碧桃湾里,望海门如发。

松阴萝叶,举头又见新月。

(0)

柳初新.丁未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

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

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兰叶小舟不见。

怅春情、半篙流短。

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算。

多少翠襦金碗。奈伤心、莺捎蝶乱。

(0)

浪淘沙.客窗听雨

绿柳正飞绵。半是阴天。孤灯和枕不成眠。

青火未吹光似豆,故闪风前。花事正焉然。

好景谁怜。客游还到大江边。

细雨连宵看皓魄,谁缺谁圆。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