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诗·其二十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与色彩的荔枝景象。首句“呼鸾道上海云蒸”,以“鸾”象征美丽的荔枝,仿佛是天上的仙子,云蒸霞蔚中呼之欲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华美的氛围。次句“十亩胭脂昨夜凝”,运用比喻手法,将荔枝比作凝固的胭脂,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荔枝鲜艳的颜色,也暗示了荔枝在夜晚被大自然赋予了特别的光泽和魅力。
接着,“无数蛾眉齐议得”,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蛾眉”这一意象,既指众多的荔枝,也暗含了人们对荔枝的赞美之情,仿佛无数的美人都在讨论荔枝之美,表达了人们对荔枝的倾慕和欣赏。最后,“绛仙曳出耀光绫”,“绛仙”指的是美丽的仙女,这里借指荔枝,形象地描绘了荔枝在光线下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情景,如同仙女般光彩照人,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美丽和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将荔枝的美丽与魅力展现出来,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夏日气息和荔枝的甜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焦山次张寰,用坡韵
孝然祠畔,看功名却是,眼前何物。
两桨东西浮玉峙,撑得东南半壁。
健鹘凌风,神鼍吼雨,浪捲江豚雪。
空山屈指,由来处士人杰。
待看瘗鹤残铭,纵横断碣,势涌春潮发。
无数龙蛇留石上,都与苍苔磨灭。
青玉坞中,碧桃湾里,望海门如发。
松阴萝叶,举头又见新月。
柳初新.丁未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
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
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兰叶小舟不见。
怅春情、半篙流短。
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算。
多少翠襦金碗。奈伤心、莺捎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