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多晨益润,风爽夏无炎。
心驰大觉寺,翠罨远峰尖。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黑龙潭祈雨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首联“灵泽虔瞻叩,酬恩为既沾”,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虔诚敬仰以及对雨水降临的感激之情。这里的“灵泽”指的是神灵赐予的雨水,“虔瞻叩”则体现了作者的恭敬态度,“酬恩”则是对神灵恩赐的回报之意,“既沾”则形象地描绘出雨水已经降下的景象。
颔联“露多晨益润,风爽夏无炎”,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景象。露水因雨水增多而更加滋润,清晨的微风也带来了凉爽,消除了夏日的炎热。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展现了雨水带来的清新与凉爽,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于大地和生命的滋养作用。
颈联“柳陌浓阴合,黍畴生意添”,转而描写雨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柳树的枝叶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加浓密,形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而黍田中,雨水的降临激发了作物的生长,使得生命力更加旺盛。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了雨水对于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尾联“心驰大觉寺,翠罨远峰尖”,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在雨后的清新环境中,作者的心灵被自然之美深深吸引,渴望前往大觉寺这样的圣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升华。这里的“翠罨”形容山色青翠欲滴,“远峰尖”则描绘远处山峰的高耸入云,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精神境界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长淮奔流东到海,环疆千里多名都。
其风刚劲自古昔,异才挺出无时无。
徐君夙负青云器,少年犹睹承平治。
操笔尝随骢马行,文史由来曾历试。
芜城繁华天下稀,挥金佩玉争光辉。
干戈一变莽苍出,君亦逃难吴江湄。
故乡怅望归未得,大藩开府先推择。
英声洋溢动当时,弹冠再作诸侯客。
襟怀绝似南湖清,王事贤劳心靡宁。
乱离幸得倅乡郡,欲往岂料边尘惊。
闻道元戎飞荐鹗,掀髯应辟青油幕。
戎严何必属櫜鞬,等闲谈笑三军却。
扶颠实藉英雄材,欲成勋业须时来。
嗟余何日去环堵,与君携手黄金台。
《送徐照磨从军》【元·高逊志】长淮奔流东到海,环疆千里多名都。其风刚劲自古昔,异才挺出无时无。徐君夙负青云器,少年犹睹承平治。操笔尝随骢马行,文史由来曾历试。芜城繁华天下稀,挥金佩玉争光辉。干戈一变莽苍出,君亦逃难吴江湄。故乡怅望归未得,大藩开府先推择。英声洋溢动当时,弹冠再作诸侯客。襟怀绝似南湖清,王事贤劳心靡宁。乱离幸得倅乡郡,欲往岂料边尘惊。闻道元戎飞荐鹗,掀髯应辟青油幕。戎严何必属櫜鞬,等闲谈笑三军却。扶颠实藉英雄材,欲成勋业须时来。嗟余何日去环堵,与君携手黄金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667c6daff08e30796.html
东南多名山,可望不可即。
兵尘浩无际,焉敢妄行役。
如何浮屠师,周览思振锡。
而道不在远,去去欲谁觅。
名相既虚假,空焉访遗迹。
真源浩无穷,寻流安有极。
古来超世人,观妙向空壁。
欲了第一机,终当绝闻得。
幻尽始知幻,待彼众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