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黯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没有希望。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堕泪(duò lèi)的意思:指因伤心、悲痛、感动等而流下眼泪。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交情(jiāo qing)的意思:互相结交、建立友谊
经霜(jīng shuāng)的意思:经历严寒,经受风霜的考验。
浪仙(làng xiān)的意思:形容人生活放浪不羁,不安分守己。
南天(nán tiān)的意思:指太阳向南升起,也指南方。
上疏(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奏章,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诗穷(shī qióng)的意思:指诗词创作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有更好的作品。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湘川(xiāng chuān)的意思:指湖南和四川两个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暮春同周贵谔奠谭永明山人墓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哀悼逝者谭永明山人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生死交情共黯然,哭君犹忆在湘川”,开篇即点明主题,以“生死交情”描绘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黯然”二字渲染了哀伤的氛围。接着,“哭君犹忆在湘川”则将情感聚焦于对逝者的回忆,仿佛还能在湘川之地听到那痛彻心扉的哭泣声,强调了哀悼之情的深切。
颔联“残碑堕泪一千字,宿草经霜十八年”,进一步深化哀思。残破的墓碑上,泪水化为文字,诉说着无尽的怀念;而墓草经过十八年的霜雪洗礼,更显荒凉与寂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寓情于景,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颈联“上疏声名悬北阙,登坛词赋动南天”,转而赞颂逝者的生前功绩。上疏声名悬挂在北阙,意味着谭永明山人在政治上有显著的贡献或声望;登坛词赋动南天,则表明他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影响深远。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谭永明山人的才华与影响力,也寄托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尾联“荒坟寂寞过寒食,叹息诗穷似浪仙”,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荒凉的坟墓在寒食节时显得更加孤寂,诗人叹息着感叹谭永明山人的才华似乎已如浪仙般难以再得。这一联以寒食节的凄清景象作为背景,强化了哀悼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无法再现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追忆和哀悼,以及对其才华与影响力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邓云霄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悼念逝者、缅怀先贤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大年当暑午枕
道人曾得却暑方,烈日卓午心清凉。
书斋长物复何有,含风竹簟八尺长。
睡魔久困世喧閧,乍入寂境如还乡。
嗜茶尝胆汝药石,煮饼炊饭吾津梁。
古来至人具法眼,净秽天女犹皮囊。
坐禅入定了十劫,睡蛇有口难螫伤。
要当寻师渐磨洗,想子已聚三月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