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一灯尽,笼外几蛾回。
夜久僧同话,霜明门半开。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孤筇(gū qióng)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缺乏支持和帮助。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莲台(lián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位置、地位或身份。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踏月(tà yuè)的意思:指人在月光下行走,形容非常轻盈、灵活。
虚竹(xū zhú)的意思:指人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不拘小节,不受世俗束缚的品质。
竹院(zhú yuàn)的意思:指竹子围成的院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宿东林寺的静谧与深邃。首联“笼中一灯尽,笼外几蛾回”以灯灭与蛾飞的对比,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生命的微弱。接着“夜久僧同话,霜明门半开”展现了一幅僧侣深夜交谈的画面,霜白的月光映照着半开的寺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尾联“寒声虚竹院,秋色净莲台”通过寒风中的竹林与清冷的莲花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季节的更迭。“还拟东林约,孤筇踏月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东林寺的期待,以及独自漫步于月光下的宁静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来未觉雕栏改,林容褪妆微瘦。
深榭漏斜阳,转清阴閒昼。
芳株飘彩绺,已过了、上红时候。
一碧匆匆,啄馀梅子,枝头如豆。
细雨洗尘襟,供新茗、还逢旧人如旧。
慵觅少年心,任瞢腾中酒,青萍池面皱。
漫窥映、龙钟双袖。却又是、怨宇声声,送好春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