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平安月镜居》
《赋得平安月镜居》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妥贴秋景光明七宝垣。

坐疑在淇渭,行似泛湘沅

江濑常平挹,山光亦远吞。

依稀钜野,刳节制犹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恬淡平和,不激动,不急躁,不轻浮,保持内心的平静。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江濑(jiāng lài)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节制(jié zhì)的意思:节制是指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以保持适度和克制。

钜野(jù yě)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辽阔。

秋景(qiū jǐng)的意思:比喻人们的思想感情相通,志趣相合,情投意合。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妥贴(tuǒ tiē)的意思:指事物安排得当、合适、恰当。

湘沅(xiāng yuán)的意思:形容情感深厚,感情真挚。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月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赞美。

首句“妥贴三秋景”,以“妥贴”二字形容秋天景色的和谐与完美,仿佛秋天的景致被精心布置,恰到好处地展现在眼前。接着,“光明七宝垣”一句,将月光比作七宝之垣,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赋予了月光以珍贵与神圣之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坐疑在淇渭,行似泛湘沅”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自己置身于淇水和渭水之间,或是乘舟游于湘江与沅水之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沉浸其中的心境。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得读者仿佛也一同体验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江濑常平挹,山光亦远吞”则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细沙与远处山峦的景色。江边的细沙被轻轻捧起,山峦的光辉则仿佛被吞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情感。

最后,“依稀王钜野,刳节制犹存”两句,可能是在借古喻今,通过提及古代的王钜野(可能是指古代的湖泊或水域),以及刳节制(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制度或规则)的存在,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传统价值的尊重。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深思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敬仰,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感恩多.有歌余新词,以为别后相念之资者,作此追送

异乡多景色。杨柳摇轻碧。此时君远行。意难平。

几度回车不忍别,按新声。按新声。

一曲将终,泪珠双脸盈。

(0)

鹧鸪天

世味都从冷宦收。松风一为振清讴。

恍疑弘景三层阁,未数元龙百尺楼。

兴废事,古今愁。卢龙山色也成秋。

塔铃自语斜阳里,曾见降幡出石头。

(0)

换巢鸾凤.比利时人有从其使节至此者,国破无以为生,乃典其妻与人,期十年。余闻而悲之,聊述此解,纪其事云

匀碧宫绡。甚花幡碎剪,未飐花梢。

雨催萍散聚,浪逐絮浮漂。教人垂泪替魂销。

瘦裙掩、如风前柳腰。沧波远,料此夜、佩环空到。

人好。春已老。天际楚云,休遣明蟾照。

弄玉邀欢,戍笳吹恨,都付芳心萦绕。

一寸眉山不胜颦,换巢鸾凤羞多少。

长相思,最难堪、十载閒了。

(0)

阮郎归

湘皋捐佩意盈盈。幽花怜小名。百花洲畔暮寒生。

归心千万程。分钿合,劝瑶觥。峥嵘岁易惊。

绮窗开处听歌声。白云天际横。

(0)

忆帝京.寄季刚北京,在于潜作

曲池小槛生凉气。最怯客中情味。

徙倚水精帘,遥夜何曾睡。

北斗近京华,极望劳终岁。几时更、陌头连辔。

叹淹滞、未成归计。

万缕垂杨,千重芳草,远梦历历分襟地。

暗想擘笺时,定有沾衣泪。

(0)

石州慢.秋晚涉园见篱畔残花掩抑可怜,惓然赋之

一径秋阴,扶起瘦红,幽绪如叶。

惺忪绮怨罗愁,问讯晚霜心怯。

残妆洗未,最怜负尽浓春,撩人犹弄燕支雪。

南雁几时回,又花前伤别。痴绝。

旧香无据,新恨无端,枉教凄切。

不信衰迟,芳佩丁宁重结。

斜阳更远,等闲倚遍荒篱,馀寒拚共西园蝶。

拥髻梦中逢,话年时烟月。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