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集晓榭》
《七夕集晓榭》全文
清 / 宗元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逃暑偏宜竹,观云更有台。

双星天上会,二妙日南来。

露逼枫林老,凉催菊蕊开。

白头抱拙,那望鹊桥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xiè
qīng / zōngyuán

táoshǔpiānzhúguānyúngèngyǒutái

shuāngxīngtiānshànghuìèrmiàonánlái

fēnglínlǎoliángcuīruǐkāi

báitóugānbàozhuōwàngquèqiáohuí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抱拙(bào zhuō)的意思:指因不愿向他人请教或学习而显得愚笨。

二妙(èr miào)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巧妙,引人入胜。

枫林(fēng lín)的意思:枫林指的是枫树丛生的地方,也可引申为人群密集的地方。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鹊桥(què qiáo)的意思:鹊桥是指传说中牵连天地的一座桥梁,也用来比喻媒人牵线搭桥,促成男女之间的姻缘。

双星(shuāng xīng)的意思:指两颗星星,表示事物的双重性或双方的关系。

逃暑(táo shǔ)的意思:逃离炎热的夏季,寻求凉爽和舒适的环境。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鉴赏

这首清代宗元豫的《七夕集晓榭》描绘了夏日避暑的乐趣和对天象的观察。首句“逃暑偏宜竹”表达了诗人喜欢在翠竹环绕中消暑的情趣,竹子的清凉与宁静恰好符合夏日避暑的需求。次句“观云更有台”则暗示了诗人置身于一个高台之上,可以更好地欣赏云卷云舒的美景。

“双星天上会”暗指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这是古代诗人常用来描绘七夕节的传统意象,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接下来,“二妙日南来”可能是指日出东方,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也可能是借日出寓意牛郎织女的重逢。

“露逼枫林老,凉催菊蕊开”通过描绘枫林被露水滋润而显现出深沉的红,以及菊花因凉意而绽放,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也寓含时光流转之意。

最后两句“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回”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却依然保持质朴之心,不期待再见到如七夕鹊桥般难得的相聚,流露出一种淡泊和满足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宗元豫
朝代:清

宗元豫,明文学家。字子发。宗名世孙。隐居于兴化师古潭,后以贫返江都,著史论数十篇,杂文数十卷,另有《识小录》,记二十一史中琐事,为里人所传。
猜你喜欢

送许屯田

君尝治浮梁,德爱均父母。

黎明令一出,百里无敢侮。

黠吏窜狐鼠,惠爱沾农亩。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

父老争叹息,此事古未有。

君尝速我饮,漓薄祇村酒。

君举长满觞,我畏不濡口。

京师晚相值,相笑俱老丑。

我欲提君名,四方为奔走。

君立掉头去,自谢吾无取。

移舟去都门,待水三月久。

不一诣权贵,挂席随南斗。

庐陵据艰险,狱讼成渊薮。

君以一目视,无恶亦无苟。

三年最课上,坐冠江西部。

我来君及瓜,欲荐嗟掣肘。

有才使如君,未见终不售。

即听宣室诏,莫爱潮阳守。

(0)

和范景仁蜀中寄牡丹图

牡丹开蜀圃,盈尺莫如今。

妍丽色殊众,栽培功信深。

矜夸传万里,图写费千金。

难就朱栏赏,徒摇远客心。

(0)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二

毁巢凤不至,竭泽龙不游。

贤者有所归,得非龙凤俦。

周公下白屋,圣德被九州。

赵禹谢宾客,汉朝以为优。

浇淳不相袭,用舍何其缪。

苟循一身利,不为万姓谋。

哀彼杖杜诗,死生遗道周。

(0)

春日寄伯兄·其一

又是清明杨柳天,旅窗事事感从前。

六桥烟雨春成画,半榻琴书砚作田。

盛世无如才命薄,清贫全赖子孙贤。

閒来屈指韶光数,惭愧周郎经略年。

(0)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其二

云生晓霭霭,花落夜霏霏。

问余何意别,答言倦游归。

徒劳易水布,空负洛阳衣。

怀金无人别,抱玉遂成非。

安得久留滞,商山饶白薇。

(0)

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其四

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

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

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