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洲岩》
《三洲岩》全文
明 / 黄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问俗时巡水滨双旌拂破素岩云。

俯观清瘦岩头石,犹逾苍生几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俯观(fǔ guān)的意思:从上方向下方看,也指从高处向下看。

几分(jǐ fēn)的意思:表示程度、数量不多或不全的意思。

清瘦(qīng shòu)的意思:形容人瘦削清秀。

生肉(shēng ròu)的意思:指未经烹调的生肉,比喻没有经验或不成熟的人。

时巡(shí xún)的意思: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粤水边巡视时,探访三洲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首句“问俗时巡粤水滨”,点明了诗人巡视的地点和目的,即了解民间风俗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关怀。接着,“双旌拂破素岩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所乘之船或所行之处,双旌(可能指旗帜或仪仗)轻拂过岩石上的白云,既展现了行进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尊贵的身份和不凡的气度。

“俯观清瘦岩头石”一句,转而聚焦于三洲岩的自然景观。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岩石上裸露的石头显得格外清瘦,这不仅是对岩石形态的描述,也可能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最后一句“犹逾苍生肉几分”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巧妙结合。这里的“苍生”泛指百姓,诗人通过对比岩石的“清瘦”与“苍生”的“肉”,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同情。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彰显了其深厚的民本思想和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展现了明代文人既注重自然审美,又心系苍生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黄浩
朝代:明

黄浩,字浩年。南海人。明代宗景泰四年(一四五三)举人。官德庆同知。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一。
猜你喜欢

秋闺

金风披拂绣罗裳,吹我相思到异乡。

不见铁衣辞雁塞,仍闻鼙鼓戍渔阳。

合欢裛露开盈砌,促织惊寒鸣近床。

最怪流黄机上月,秋来偏照瓦鸳鸯。

(0)

伍有开著园丁以小艇载木芙蓉数株惠植小园·其三

怀人偏念小开子,悲秋犹惜木芙蓉。

花到草堂人尚远,可能载酒一过从。

(0)

西樵山中杂咏·其六

山下采茶纷女郎,双鬟高挽自村妆。

使君道左休相问,不是罗敷陌上桑。

(0)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其二十三三十咸

缓步寻春到碧岩,感时溅泪湿青衫。

每归桃洞鱼同入,为献仙人鹿解衔。

飞幔忽惊金菊帐,点船虚认阿摩帆。

子规莫是情痴者,流血啼春口未缄。

(0)

二十夜旅怀

月赏已云遍,风狂殊未休。

我心忘去住,天意苦淹留。

对酒难成醉,听鸡易起愁。

因□寄京国,肯负菊花秋。

(0)

送俞子旦领教南还兼讯其弟季郎

都门送别转凄其,正是榴花照眼时。

曲以调高多骇俗,官从毡冷未妨诗。

滞留愧我仍浮梗,归去怜君有稐篪。

为问池塘春梦好,故人曾不入相思。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