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花》
《杏花》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寒林冻尽色初妍,桃李蹊中较独先。

白间梅春转丽,轻红遮柳晓相鲜。

不将密叶妨繁蕊,早向疏枝染瑞烟

记曲江花似锦,马蹄空踏草芊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间(bái jiān)的意思:空闲的时间,指没有事情做的时候。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记曲(jì qǔ)的意思:记住曲调,指能记住曲调的人。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浅白(qiǎn bái)的意思:指言辞或文字浅显易懂,不复杂或深奥。

芊芊(qi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花似锦。

轻红(q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红润而轻盈的样子。

曲江(qǔ jiāng)的意思:曲江是一个地名,也指代了一种美丽的风景。在成语中,曲江常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瑞烟(ruì yān)的意思:指遇到吉利的事情,形容喜气洋洋,如云彩般飘散的好运。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桃李蹊(táo lǐ qī)的意思:指桃树和李树之间的小路,比喻学校或学府。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杏花在冬去春来之际的美丽景象。首句“寒林冻尽色初妍”以“寒林”与“冻尽”对比,突出冬末春初时节的色彩变化,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初露。接着,“桃李蹊中较独先”一句,通过将杏花与桃李对比,强调了杏花作为春的使者,率先绽放的独领风骚之态。

“浅白间梅春转丽,轻红遮柳晓相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杏花与梅花、柳树的和谐共生,以及杏花在晨光中的娇艳。这里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浅白与轻红,既展现了杏花的清新脱俗,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不将密叶妨繁蕊,早向疏枝染瑞烟”则赞美了杏花的高洁品质,它不因繁茂的叶子而掩盖花朵的美丽,反而在稀疏的枝条上染上一层神秘的雾气,增添了几分仙气和神秘感。

最后,“曾记曲江花似锦,马蹄空踏草芊芊”以回忆的方式,将杏花与历史上的美景相联系,表达了对杏花美丽景象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杏花虽美,却易被忽视或踏过,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咏蒲扇

世间物性初无定,百鍊刚成绕指柔。

何似雈蒲经织后,能将九夏变三秋。

(0)

杂诗

天气秋晚晴,坐看西山色。

前溪有故人,草深行不得。

(0)

抵瓜洲

春雨春潮撼客怀,舟中十日九阴霾。

江名天堑元通蜀,地入瓜洲始接淮。

我笑银杯能羽化,君看宝剑或尘薶。

明朝又过扬州去,无复琼花旧观碑。

(0)

夜泊吕城

何处汀洲晚,停桡信楫师。

雨馀霞散绮,风静柳垂丝。

野寺钟声后,夜潮人语时。

劳劳游子意,陇笛不堪吹。

(0)

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野性乐山水,廛居违素心。

萧然困疲役,胡能遂幽寻。

恒思惬所适,胜槩恣登临。

秋清景尤旷,苍翠列遥岑。

霜馀委蔓草,孤秀爱云林。

畸人寡谐俗,结宇丹崖阴。

浮念不烦遣,寂寞契冲襟。

况复迩萧寺,禅诵有遗音。

箪瓢足自老,簪组知难任。

披图忆所历,阅岁兹已深。

景物匪殊昔,但伤华发侵。

何当脱尘躅,归休期自今。

(0)

罗敷行

阳春二三月,陌上桑青青。

晨妆爰求叶,提笼陌上行。

使君何方来,停车为妾下。

妾身非杨花,不逐东风嫁。

使君明大义,坚贞古来许。

贱妾诚失身,使君亦何取。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