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谣和何不偕三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筑室谣”为题,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背景下,人们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建造房屋的复杂心态与现实考量。通过“杵声缓,杵声急”的开篇,营造出一种劳动的节奏感,同时暗示了建造过程中的艰辛与紧迫。
“不畏筑墙低,只畏囊羞涩”,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在物质匮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建造房屋的追求,并非单纯地追求高度或规模,而是更看重经济能力的限制。这反映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压力与生活现实。
接下来,“墙低有土犹可锄,囊空人笑不丈夫”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即使建造的房屋不高大,只要能够自给自足,便能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尊重。而如果因为囊中羞涩,无法完成房屋的建设,不仅会受到他人的嘲笑,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这种观点体现了对实际可行性的重视,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非盲目追求表面的豪华与高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明末清初社会背景下,人们在物质条件有限时,对于生活与自我价值的思考与抉择,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