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林间静谧的画面。诗人以“云林秋气未全苏”开篇,巧妙地将秋天的凉意与林间的清新融为一体,仿佛秋气还未完全觉醒,却已弥漫在空气中。接着,“卧对芳斋了若无”一句,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这宁静的秋林中,一切喧嚣都已消散,只剩下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
“扰扰红尘谁辨此”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将繁华世界的纷扰与眼前这片秋林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风差许石田摸”以轻柔之风作为收尾,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微风拂过石田的情景,也寓意着心灵的触动与净化,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慰藉和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闭门病隐,景物非春,灯影机声,萦怀象外。因成此什,以写我忧
望中胜事园林,何缘屡遣芳期误。
东风乍过,西风又紧,长幡空护。
匝地鹃啼,遥天鹤返,与谁同语。
甚随流一叶,凌波双桨,浑盼断,家山路。
休仗衔书青鸟,秘瑶池、满城飞絮。
翻阶红药,只今赢得,看花如雾。
紫玉烟沈,鲛珠泪竭,彩云难驻。
好三生梦觉,返魂香爇,觅归真处。
金缕曲.岁不尽四日,早起严寒,玩玉珩前日百花洲同游之作,辄为继声
忆昨东湖步。到荒寒、悄无人处,一堤横互。
破槛孤亭相衬着,几笔云林枯树。
似倩女、澹妆幽素。
一片明漪平若镜,照秋波、柳叶弯眉妩。
疑宛在,画中语。东湖遗迹今祠宇。
算人间、浮名值甚,也凭遭遇。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可携锄荒圃。
聊僭号、百花洲主。
冷淡生涯平等法,问先生、知我忘言否。
三亩宅,更何许。
双双燕.新燕
去年送别,正玉塞秋空,长亭风紧。
呢喃款语,后约商量未定。屈指归期尚近。
已金粉、江南消尽。无端陌上春回,带到几分芳讯。
花圃新红欲晕。又翠剪双双,抛来难稳。
乌衣巷里,记否旧时风景。重把巢痕细认。
问地主、今更谁姓。可怜梦冷蘼芜,剩得斜阳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