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不可作,干载自悽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枯桑(kū s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荒凉、凋零。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天府(tiān fǔ)的意思:指天子的官署,亦指天子的居所。
墟里(xū lǐ)的意思:墟里指的是乡村的集市或集镇,也可以泛指乡村。
野烧(yě shāo)的意思:指无节制地烧毁或破坏事物,形容肆意破坏、无法无天的行为。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中夕(zhōng xī)的意思:指白天和夜晚之间的时刻,也可以表示短暂的时间。
- 鉴赏
这首诗《督亢》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
首联“此地犹天府,当年竟入秦”,开篇即以“天府”二字描绘出督亢之地往日的富饶与繁荣,与下句“当年竟入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命运的转折。督亢,位于今河北涿州附近,历史上曾是燕国的重要领土,秦灭六国时,督亢被纳入秦国版图,这一变化不仅关乎地理空间的更替,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文化意义。
颔联“燕丹不可作,千载自凄神”,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燕太子丹,表达了对这位历史英雄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的惋惜之情。燕丹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曾策划刺杀秦王嬴政,以阻止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因个人的努力而改变方向,千年后,这一故事仍令人感怀,不禁生发出深深的悲凉与感慨。
颈联“野烧村中夕,枯桑垄上春”,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傍晚时分,野外的火光映照着村庄,一片荒凉;而春天来临,枯萎的桑树在田间地头重新展现出生机。这种景象的对比,既是对历史变迁的直观描绘,也是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暗示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的力量也永远不会消逝。
尾联“一归屯占后,墟里少遗民”,收束全诗,点明了督亢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沉寂与衰败。屯占,可能是指某种军事行动或土地分配方式,这里的描述反映了督亢在历史变迁中的最终命运——人烟稀少,荒废破败。这一结局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整个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洞察。
综观全诗,《督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还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社会变迁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