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紫竹洞》
《紫竹洞》全文
明 / 黄圣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雅有扶筇兴,来寻紫竹幽。

远闻磬出,疑是半空浮。

扫石僧榻,看山倚佛楼。

顿灰尘俗虑,应为白云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灰尘(huī chén)的意思:指尘土或尘埃,也比喻烦琐、琐碎的事物。

空浮(kōng fú)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虚浮、没有实质内容。

磬出(qìng chū)的意思:指音乐声音高亢激昂,像敲击磬一样清脆响亮。

扫石(sǎo shí)的意思:扫除障碍物或不利因素,使事情顺利进行。

僧榻(sēng tà)的意思:指僧侣禅修的床榻,比喻人安闲自在、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事物。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远闻(yuǎn wén)的意思:指听说某人或某事的名声远播,声名显赫。

紫竹(zǐ zhú)的意思:紫竹是指紫色的竹子,比喻高尚、纯洁、不染尘垢的品质。

鉴赏

此诗《紫竹洞》由明代诗人黄圣期所作,描绘了一次探访紫竹洞的雅致经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句“雅有扶筇兴,来寻紫竹幽”,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带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探索之心,手持竹杖,踏入了这片神秘的紫竹洞。这里的“扶筇”不仅指手持竹杖,也暗含着一种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尊重。

接着,“远闻孤磬出,疑是半空浮”,诗人行至洞内,远处传来一串清脆的磬声,这声音仿佛从半空中飘荡而出,既神秘又悠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扫石窥僧榻,看山倚佛楼”,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深入洞内的情景。他轻轻扫过石面,窥视僧人休息之处,又倚靠在佛楼旁,与自然与宗教的元素亲密接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顿灰尘俗虑,应为白云留”,诗人在这片清幽之地,顿悟了尘世的烦恼与忧虑,仿佛被白云所留驻,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黄圣期
朝代:明

黄圣期,初名希睿,字逢一,号济石。顺德人。维贵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进士。授户部主事。寻移疾归,卒年甫三十六。有《春晖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四有传。
猜你喜欢

吴兴章郎中母挽诗·其一

碧桃庭馆四时春,珠翟云冠五福身。

何用瑶池觅金母,水晶宫内有仙人。

(0)

题梅寄萧雅容布政·其一

螺川驿下雨丝丝,暮烛维舟话别离。

满袖春风向江汉,南瞻黄鹤不胜思。

(0)

题脊令图三首·其一

白云原上经行日,傍墓曾看草结庐。

今日都门复相送,绿袍分教赴姑苏。

(0)

观猎

四面虞罗三面解,凌空羽翮任高翔。

遂令竹简书仁泽,万古殷汤是圣王。

(0)

赠金华刘实通判三首·其三

府倅官清面带霜,庭前种得翠筼筜。

春来不爱閒桃李,只爱清风五月凉。

(0)

萧母蒋氏挽诗·其二

清□白雪照孀居,闭户常勤教子书。

八十全归□无憾,即看华表树门闾。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