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蔼蔼(ǎi 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温和和善。
百载(bǎi zǎi)的意思:百年
比坐(bǐ zuò)的意思:比喻坐在一起,形容关系亲密或友好。
布素(bù sù)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言行纯朴、朴素无华。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草间(cǎo jiān)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行走,形容人行走时轻快自如。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皋比(gāo b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相差悬殊。
古书(gǔ shū)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尤指古代的经典著作。
贵素(guì sù)的意思:指高贵、纯洁的品质或性格。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矩步(jǔ bù)的意思:指步伐端正有规律,像用矩尺量出一样。形容走路规矩整齐。
抠趋(kōu qū)的意思:形容人贪婪,吝啬,不舍得花钱。
夸毗(kuā p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末路(mò lù)的意思: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迁固(qiān gù)的意思:迁移变动不确定的事物固定下来
磬折(qìng shé)的意思:形容事情遭到重大挫折或打击。
趋末(qū mò)的意思:趋向末尾,走向尽头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韶濩(sháo hù)的意思:指美好的音乐声音,也用来形容音乐悦耳动听。
生日(shēng rì)的意思:比喻人的寿命长久,长寿如南山。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素行(sù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平时的行为表现和品德修养。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下笔(xià bǐ)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动笔的动作,也用来形容写作或绘画的开始。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正声(zhèng shēng)的意思:指正确的声音或言论。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缀文(zhuì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的结尾部分,也可引申为事物的收尾或总结。
坐谈(zuò tán)的意思:坐下来交谈
-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素行斋为曹司训以宁赋》描绘了一位高尚的学者形象。诗人赞扬了主人公坚守朴素生活的至人品格,即使年纪已长,依然如三十岁的儒者般不改布衣本色。他沉浸在古籍中,日日夜夜研读并领悟其中智慧,谈论道义时声音洪亮,如同韶濩乐章。创作文章时,他的文思犹如迁固般雄浑,周围的人被其风度所吸引。
诗中提到的"杏坛春日晴,弦歌有深趣",展现了学者在明亮的春日里教诲的场景,教育富有深意,与世俗的富贵荣华相比,更显得超脱。最后,诗人劝诫不要效仿过分谦卑或迎合权贵的夸毗子,而是要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不屈从于权势的末路。
整首诗赞美了学者的内在修养和高尚情操,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坚守,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人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访同人
忽忆金兰友,携琴去自由。
远寻寒涧碧,深入乱山秋。
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
幸逢三五夕,露坐对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