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九首·其九》
《颂古十九首·其九》全文
宋 / 释法全   形式: 偈颂

东司上不说佛法,唤来与伊劈面踏。

不用重论报佛恩,将此深心尘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佛(bào fó)的意思:指报答佛祖或神佛的恩德。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尘刹(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埃飞扬的地方,比喻热闹繁华、喧嚣拥挤的场所。

东司(dōng sī)的意思:指贪婪、贪心。

奉尘(fèng chén)的意思:虔诚地膜拜尘土,形容对神明或伟人极其敬仰。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论报(lùn bào)的意思:指评论和批评报纸、杂志等媒体。

劈面(pī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直接冲击或突然出现在眼前,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深心(shēn xīn)的意思:深切的关怀和关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全所作的《颂古十九首》中的第九首。诗中以日常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东司上不说佛法"可能指的是在世俗的事务中,佛法并不直接显现,而是寓于日常生活中。"唤来与伊劈面踏"形象地描述了直接面对生活,不回避现实的态度,佛法就在人们的脚下,需要亲自去体验和实践。

"不用重论报佛恩"强调无需过多理论上的讨论或感恩仪式,真正的修行在于实际行动,即如何将对佛的敬仰之心融入到日常的尘世生活中。"将此深心奉尘刹"则是说,这种深刻的内心领悟应该落实到世间万物,服务于大众,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为怀和入世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义深远,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体现佛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释法全
朝代:宋

释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号无庵,俗姓陈,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先从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说法于宜黄之台山,移白杨西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岩寺,后主湖州道场。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猜你喜欢

旧隐

旧隐横山下,林塘数亩宽。

地卑车马寂,江近水云寒。

勋业羞铜镜,心期拂钓竿。

欲归归未得,歌罢不成欢。

(0)

东昌夜发

舟乘秋水发,帆饱晚风飞。

岸近流萤度,林深宿鸟归。

农耕閒沃壤,人语出柴扉。

北地惊寒早,先时已授衣。

(0)

閒居杂兴·其一

竹作屏籓草作庐,清幽偏称退休居。

力田自有资家策,学圃应多种树书。

鸦噪园林梧叶暗,虫吟篱落豆花初。

高情不逐趋炎态,一枕清风午梦馀。

(0)

别克从先生文馆

三载交游赖故知,澹云凉月共襟期。

群樽此夜能倾倒,孤棹明朝又别离。

逸思不堪闻雁后,含啼况复听猿时。

悬知岸帻狂吟日,徙倚南山菊满篱。

(0)

游王母宫四首·其四

曼倩空为洞冥记,四山半属野人家。

长生自古谁能得,惟有苍松管岁华。

(0)

郊居秋兴

郊原净秋色,幽事甚从容。

不厌山僧过,每于田父逢。

为桥通野水,伐木出寒松。

更愿烟尘绝,终身一老农。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