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崔 卿 池 上 鹤 唐 /贾 岛 月 中 时 叫 叶 纷 纷 ,不 异 洞 庭 霜 夜 闻 。翎 羽 如 今 从 放 长 ,犹 能 飞 起 向 孤 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从放(cóng f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自由放纵,不受拘束。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飞起(fēi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迅速上升或突然发展。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翎羽(líng yǔ)的意思:指羽毛,也用来比喻人的才华或者特长。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霜夜(shuāng yè)的意思:指寒冷的夜晚,比喻困苦、寂寞、孤独或悲伤的境况。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中时(zhōng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中间部分,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 注释
- 月:指明亮的月亮。
叶纷纷:形容落叶飘落的样子。
洞庭:古代中国的一个大湖,这里代指广阔的自然环境。
霜夜:寒冷夜晚下的霜冻。
翎羽:鸟的羽毛,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鸟类。
放长:展开、伸展。
孤云:孤独的云朵,象征自由或远方。
- 翻译
- 月光下,落叶声声,如同洞庭湖深夜的霜降声。
如今它的翅膀已经展开得更宽,还能振翅飞向孤独的云朵。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池上鹤》。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充满韵味。
“月中时叫叶纷纷,不异洞庭霜夜闻。”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月光下,树叶间偶尔传来鹤鸣之声,与古人在洞庭湖畔寒冷的夜晚所听到的呼应,此处运用了典故,使画面更加深远。
“翎羽如今从放长,犹能飞起向孤云。” 这两句则表达了鹤虽然长大,但依旧保有那份自由和向往。翎羽(鸟的羽毛)长成,意味着鹤已经成熟;“犹能飞起”显示出它对蓝天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月夜中的叫声和鹤的飞翔,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命的自由精神。贾岛以其特有的冷僻风格,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