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礼法门寺真身塔》
《礼法门寺真身塔》全文
宋 / 张问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众生瞻窣堵,回向大觉身。

内顾六尺躯,一雨无诸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nzhēnshēn
sòng / zhāngwèn

zhòngshēngzhānhuíxiàngjuéshēn

nèiliùchǐzhū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觉(dà jué)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或理解达到深刻、透彻的境地。

回向(huí xiàng)的意思:指向佛、菩萨等神佛祈福或祝福,借助神佛的力量来达成某个目标。

六尺(liù chǐ)的意思:指人的身高或个子高大。

内顾(nèi gù)的意思:内顾指的是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内部事务,不关心外部的事物。

无诸(wú zhū)的意思:没有任何事物、一无所有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诸尘(zhū ché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烟尘四起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纷杂不堪、混乱的状况。

注释
众生:世间的人们。
瞻:仰望。
窣堵:佛塔。
回向:归向。
大觉身:大彻大悟之身。
内顾:审视内心。
六尺躯:人的身体。
一雨:一场雨。
诸尘:各种尘埃。
翻译
世间众人仰望佛塔,心中归向大彻大悟之身。
审视自身这六尺之躯,如同经雨水洗涤,洗净一切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问的作品,描绘的是礼法门寺真身塔的景象。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理念的赞美与内心的清净。

"众生瞻窣堵,回向大觉身。"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众生仰望佛陀真身塔,转而向往于达到大覺境界的情景。这里,“众生”指的是芸芸众生,而“窣堵”则是古代建筑的高大形象,比喻佛陀真身塔之宏伟。“回向”表达了众生的归依之心,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救赎。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赞美了礼法门寺真身塔的庄严与神圣,更寄寓了对佛教超脱尘世、追求觉悟理想的向往。

"内顾六尺躯,一雨无诸尘。"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身的反思和感受。“内顾”是指内心的审视,“六尺躯”指的是自己的肉身,这里暗喻了对自我身体有限性与世间无常的认识。“一雨”通常象征着清洗与涤荡,而“无诸尘”则意味着通过这种精神上的洗礼,内心变得清净无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佛教真理时的自我反省和追求内在清明的心境。

整首诗既展现了张问对于佛法的崇敬,也表现出了他个人对于精神超脱与内在清净的向往。通过这种艺术手法,诗人成功地将礼法门寺真身塔的庄严与个人的心灵追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远而又宁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问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窗下戏咏

飞来山鸟语惺惚,却是幽人半睡中。
新竹成阴无弹射,不妨同享北窗风。

(0)

春晴暄甚花开略无余矣赋以寓感

常年看花时,辄苦风雨厄。
今年独异此,游人满阡陌。
翩翩出联骑,往往醉堕帻。
转盼桃杏空,遂见辛夷坼。
海棠尤可念,不耐暖日炙。
臙脂成白雪,其意亦自惜。
曾未淹旬时,春事欲扫迹。
安得爱花心,坚顽如铁石?

(0)

道室秋夜

江上穷秋日,庵中独夜时。
丹灵敺竖子,神定出婴儿。
粱熟犹余梦,柯摧未毕棋。
神仙元可学,往矣不须疑。

(0)

登邛州谯门门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张四郎画像张

浮云在脚底,千里在眼边。
攀跻忽至此,倚柱眩欲颠。
车马细如螘,纷纷衢路间。
嗟汝何为者,驰驱穷岁年。
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
向来出处际,不媿咫尺天。
风吹哦诗声,十里摇西山。
悬知老僊翁,为我一粲然。

(0)

鼓楼舖醉歌

书生迫饥寒,一饱轻三巴。
三巴未云已,北首趋褒斜。
匆匆出门去,裘马不复华。
短帽障赤日,烈风吹黄沙。
俶装先晨鸡,投鞭後昏鸦。
壮哉利阆间,崖谷何谽谺。
地荒多牧卒,往往闻芦笳。
我行春未动,原野今无花。
稚子入旅梦,挽须劝还家。
起坐不能寐,愁肠如转车。
四方丈夫事,行矣勿咨嗟。

(0)

过能仁光孝寺欲访听老会府中速客遂不果入

春日城南过宝坊,驰驱不得驻车箱。
高门临道净如拭,杰屋凌空势欲翔。
斋近钟鱼初送响,风微松桧自生香。
暂来堪笑忙如许,坐羡高人白昼长。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