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佛(bào fó)的意思:指报答佛祖或神佛的恩德。
多罗(duō luó)的意思:多罗指的是形容人多、事物繁杂、杂乱无章的情况。
方便(fāng biàn)的意思:便利,容易操作或使用的状态或条件。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牟尼(mù ní)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
穷尽(qióng jìn)的意思:用尽所有的力量或资源,达到极限。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森然(sēn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气氛显得浓密、郁郁葱葱。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象形(xiàng x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形象与实际相符。
修多(xiū duō)的意思:修多是一个佛教词语,指修行者通过修行来积累功德和智慧。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演说(yǎn shuō)的意思:指以口头形式表达思想、观点或感情,向他人传达信息和影响他人。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无穷尽(wú qióng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限制,无限无尽。
修多罗(xiū duō luó)的意思:指修行的人。修多罗是佛教用语,原指在佛教中修行的人,后来泛指任何修行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书楞伽经后》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其深邃的佛教哲理思考,展现了对楞伽经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牟尼净虚空,大慧舒光明”描绘了佛陀如同虚空般纯净,智慧之光普照万物,寓意佛法的广大与纯净。接着“森然万象形,有目咸欣睹”则以万象森然,众生皆能欣然目睹,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疑解二俱脱,一切本如如”揭示了佛法能够解开疑惑,使人心归于平静,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如如不动的真理。接下来“一一楞伽山,演说修多罗”通过比喻,说明楞伽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义,如同每一座楞伽山都承载着修行的法门。
“稽首方便慈,功德无穷尽”表达了对佛陀慈悲与智慧的敬仰,认为其功德无量无边。最后“我今如是了,是为报佛恩”则是诗人自我反思,表示自己通过领悟佛法,得以报答佛陀的恩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楞伽经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佛陀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佛法对于净化心灵、指引人生方向的重要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杨相士
贤愚贵贱不相关,风鉴如何著眼看。
三百年来旧宗社,公卿将相满朝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