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一》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一》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日(cháo rì)的意思:早上的太阳,比喻新时代的光明和希望。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分疆(fēn jiāng)的意思:分隔疆土,划定界限

河湟(hé huáng)的意思:河湟是指黄河和湟水的合称,也用来比喻边疆地区。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西引(xī yǐn)的意思:指西边引来东边,形容道听途说或无根据的传闻、谣言。

再分(zài fēn)的意思:再次分配或重新分割。

战马(zhàn mǎ)的意思:指战场上的勇猛战马,比喻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或事物。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翻译
单于都护划分了新的边界,从京城出发率领双旗前往边疆。
早晨接到皇帝的命令增派战马,很快就听说有一千骑兵去夺取河湟地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与军事行动的诗句,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单于都护重新划分疆界,西方引领着双旌(古时用以标识官位或军队的旗帜)出发,显示了一种军事行动的雄壮场面。朝日即接到诏书,加派战马,紧接着传来千骑兵士取道河湟的消息,这些描写展现了边塞军事行动的紧迫和迅速。

诗中“西引双旌出帝乡”一句,通过帝乡(指帝王所居之地,常用以指代中央)的提及,强调了这次军事行动与中央政权之间的联系。"朝日诏书添战马"则透露出战争即将爆发或正在进行中的紧张气氛。而“即闻千骑取河湟”一句,以其简洁有力的笔法,传达了一种迅猛而果断的军事行动。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对边塞军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边疆地区的紧张氛围和战争生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全与边疆稳定的关注。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

还装欲尽喜舟轻,更喜嘉宾伴此行。

野饮不忘鱼可钓,旅羹何惜雁能鸣。

西山壮马先归牧,南穴残枭欲就烹。

忧国自多廊庙宰,与君诗酒尽交情。

(0)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韵二首·其一

宠参时宰道人琳,气盖诸公弟季心。

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

摇摇北下随帆影,踽踽东来想足音。

握手更知禅伯远,隔云灵鹫碧千寻。

(0)

宣州府君丧过金陵

百年难尽此身悲,眼入春风祗涕洟。

花发鸟啼皆有思,忍寻棠棣鹡鸰诗。

(0)

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

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馀。

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身老谁逢此,恩深尽醉欤。

传闻访遗事,应走史臣车。

(0)

拟试置章御座二首·其二

君心图治切,座置直臣章。

密奏留中扆,虚怀拱峻廊。

聪明开二帝,道德劝三王。

温室焚初藁,丹帷缉旧囊。

呈书劳夜览,造膝被天光。

欲识忧民意,忠规不可忘。

(0)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

七月攒宫晓,愁看动素旂。

乾坤清泪满,车驾昔游非。

落月低黄伞,流尘上玉衣。

苍梧何日返,耘鸟傍陵飞。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