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怀胡基仲》
《追怀胡基仲》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高洁徵士当时已绝无。

门庭残客薪水常奴

遗稿何由见,英魂不可呼。

谁怜墓上草,又是一年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uī怀huáizhòng
sòng / yóu

gāojiézhǐshìdāngshíjué

méntíngxiècánxīnshuǐchìcháng

稿gǎoyóujiànyīnghún

shuíliánshàngcǎoyòushìn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残客(cán kè)的意思:指被废弃、被剩下的客人或乘客。

常奴(cháng nú)的意思:常常被奴役的人。形容被人长期压迫、束缚的状态。

徵士(zhǐ shì)的意思:指徵召壮丁,招募士兵。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高洁(gāo jié)的意思:高尚纯洁,不受世俗诱惑和污染。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门庭(mén tíng)的意思:指门前的庭院,也泛指门前的场所。形容门庭繁忙,人多车辆杂乱。

薪水(xīn shuǐ)的意思:指工资、收入。

遗稿(yí gǎo)的意思:指作者死后留下的未完成的作品。

英魂(yīng hún)的意思:指英勇的灵魂或英雄的精神。

注释
胡徵士:指胡姓的高洁人士。
绝无:完全消失,不存在。
门庭:庭院,这里指胡徵士的住所。
薪水:薪俸,指支付给仆人的报酬。
斥:斥责,吝啬给予。
遗稿:遗留下来的著作或手稿。
英魂:杰出人物的灵魂,这里指胡徵士。
墓上草:坟头的草,象征亡者的哀思。
一年枯:每年都会枯萎,暗示时间流逝。
翻译
高尚纯洁的胡徵士,当时已经不再有。
他的门庭拒绝了所有访客,连薪俸也吝啬对待仆人。
他的遗作如何能被看见,他的英灵也无法呼唤。
又有谁怜惜他坟头的草木,如今又是一片枯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追怀胡基仲》。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胡徵士(胡基仲)的深深怀念和敬仰。"高洁"二字赞扬了胡基仲的人格高尚,"当时已绝无"则暗示了他的独特与稀有。接着,诗人描绘了胡宅的清冷景象,"门庭谢残客,薪水斥常奴",表现出胡徵士不喜应酬,生活简朴的特点。

诗人感叹无法见到他的遗稿,只能凭吊他的英灵,"遗稿何由见,英魂不可呼",流露出对故人的哀思和对知识遗产的惋惜。最后,以"墓上草"和"一年枯"作结,寓言时间无情,胡基仲的墓地草木又逢秋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深深感伤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行次白石堆投宿村庄有园花盛开感赋

银屏金屋锁寥寥,人物伤心换六朝。

芳草正添行客恨,名花仍放旧时饶。

啼残杜宇声声血,零落东风处处飘。

谁念多情张子野,伤春懒上洛阳桥。

(0)

秋宵月夜

刁斗烽烟处处惊,长途来往尽游兵。

那堪冷月寒砧夜,又听西风北雁鸣。

京国几年金阙梦,乡关何处白云情。

愤来按剑辕门坐,愁对旄头斗外横。

(0)

榕溪晓发

风送牙樯复溯流,此身漂泊一虚舟。

虽无诸葛平蛮策,且作宗生破浪游。

死去不妨蝇作客,生还何必爵封侯。

年来怒发冲如戟,愤处犹堪刺虏头。

(0)

卜居五首·其一

卜筑蓬蒿一径斜,池塘新绿映窗纱。

蒲团坐到忘机处,不觉春风度落花。

(0)

广陵曲六章·其六

悄悄搴帏出,盈盈却扇行。

衣裳秋水染,笑语香风生。

却向琼花观,低头礼玉清。

(0)

敩劝学诗寄锜铤镳诸弟·其一

读书须识义,务本重耕田。

无行卿与相,不值半文钱。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