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家(chǔ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或居住。
定则(dìng zé)的意思:定则指的是确定的法则或准则,用来规范行为或判断事物的标准。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家庭(jiā tíng)的意思: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和睦相处。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实在(shí zài)的意思:真实可信,不虚假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修仙(xiū xiān)的意思:修炼仙法,追求长生不老的修仙之道。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戊午吟(其九)》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宇宙万物与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首句“物物其来有定则”,开篇即点明了万物皆遵循着既定的规律,强调了自然法则的重要性。接着,“自然之则谓之天”进一步阐述了自然法则就是天地间最根本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真理。
“但因在物付各物,一任纷然本寂然。”这两句揭示了万物虽繁杂纷扰,但本质上却保持着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每种事物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自成一体。
“随处家庭堪作佛,无须岩壑始修仙。”这两句诗表达了佛教中“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认为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怀善念,即可达到内心的纯净与升华,无需刻意去寻找隐居修行的地方。
“北机实在程门显,何事庐山不细研。”最后两句诗以北国的机缘和庐山的自然景观为喻,强调了机遇和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不去深入研究眼前的机遇和环境呢?鼓励人们把握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融合了哲学、宗教和人生智慧,引导读者思考宇宙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我提升与心灵净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