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清数村晓,月落一潭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滞 宋 /张 弋 萧 条 十 日 馀 ,留 滞 别 人 居 。借 吏 抄 陈 作 ,黏 碑 学 草 书 。烟 清 数 村 晓 ,月 落 一 潭 虚 。吾 自 疑 秋 色 ,那 甚 树 木 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碑学(bēi xué)的意思:指通过学习碑文来获得知识和启示。
别人(bié rén)的意思:指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树木(shù mù)的意思:比喻一件事物发展壮大,达到数量众多或规模庞大的程度。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烟清(yān qīng)的意思:形容景色幽静、清幽。
- 注释
- 萧条:形容景象冷落、凄凉。
留滞:停留,滞留。
别人居:他人的住所。
借吏抄:借来差役用过的纸张。
陈作:旧作,指旧纸。
黏碑:粘贴在碑石上。
草书:草书字体。
烟清:清晨的烟雾消散。
数村晓:几个村庄在黎明时分。
潭虚:潭水空旷。
吾自疑:我心中疑惑。
那堪:怎能忍受。
树木疏:树木稀疏。
- 翻译
- 十几天来景色萧瑟,我滞留在别人的住处。
借用差役的旧纸练习写字,模仿碑文学习草书。
清晨烟雾散去,数个小村庄清晰可见,月儿落下,水面空荡荡。
我本已怀疑这是秋天,树木稀疏更让我难以承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独自居留时的寂寥情怀。开篇“萧条十日馀,留滞别人居”两句,通过对秋天落叶萧瑟声响和时间久远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停留之苦楚与孤独感。随后的“借吏抄陈作,黏碑学草书”则展示了诗人为了打发时光、消解寂寞,而通过阅读古籍和练习书法的行为。
接下来的“烟清数村晓,月落一潭虚”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秋日清晨的烟雾轻扬笼罩着几座村庄,而夜晚明月高悬之时,一潭水映照出一片空旷之美,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最后,“吾自疑秋色,那堪树木疏”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他在迷茫中自问,是否能承受得起这如织的秋色,以及稀疏的树木所带来的凄清感。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国分青厓诗题其后·其二
我居神户日,去今四十年。
避暑得出游,颇思就温泉。
所恨不解语,造次无其人。
尔时逢一姝,自名小歌津。
抚掌笑使君,迂哉何待言。
意动必可解,出语非自然。
默然惊其慧,负负惭婵娟。
回首诚隔世,或犹在人间。
以诗记其名,兼以语雨山。
多竹山属题澹庵图
养心莫若澹,可为知者道。
利欲苟薰心,神智必尽耗。
热中满天下,学者犹浅躁。
平生吾竹山,行己有殊操。
密林置小轩,飞尘不能到。
犹馀文字业,舍此无所好。
偶然来旧雨,默对即深造。
祇愁意非坚,出户还媚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