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禅祖(chán zǔ)的意思:指佛教中的祖师禅师,也泛指研究禅宗的祖师或创始人。
昌歜(chāng chù)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迅速,繁荣昌盛。
典衣(diǎn yī)的意思:指代典型的服饰,也比喻身份显赫的人。
调笑(tiáo xiào)的意思:指嘲笑、取笑他人。
端午(duān wǔ)的意思: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饭筒(fàn tǒng)的意思:指人贪吃,饭量大,吃得像装不完的饭筒一样。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古刹(gǔ chà)的意思:指古老的佛寺或庙宇。
官身(guān shēn)的意思:指担任官员的身份。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怀乡(huái xiāng)的意思:怀念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节日(jié rì)的意思:指定的日子,人们庆祝或纪念的日子。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龃龉(jǔ yǔ)的意思:指因意见不合或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和纷争。
匹马(pǐ mǎ)的意思:指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意思。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诗律(shī lǜ)的意思:指诗歌的规律、法则。
水饼(shuǐ bǐng)的意思:形容东西不实在、不可靠。
谓言(wèi yán)的意思:谓言是指陈述句中的谓语部分,用于表示动作、状态或属性。在语言学中,谓言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表达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属性。
心与(xīn yǔ)的意思:心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代表心思和与人交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
糟曲(zāo qǔ)的意思:形容事情或情况非常糟糕,困难重重。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他与朋友子由在端午节相聚的情景。诗中不仅有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更蕴含着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表达了诗人与子由自别后每逢端午都要相聚的约定。"身随綵丝系,心与昌歜苦"则透露了诗人虽然身体处于束缚,但心灵仍与远方的朋友相连,共同感受着生活的辛酸。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显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端午这样的好日子里,对时间的珍惜。"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被乡亲们所喜爱,收到了他们送来的节日礼物。
水饼和饭筒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这里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则是诗人希望借酒浇愁,同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通过创作来抒发情感。
最后几句"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展示了诗人对官方职务的不满,以及他带着三个孩子去寻找心灵的指引,同时通过诗歌和文学的交流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豪放与自在,不仅是在写景,更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世界。
元冥司朔令,节宴月穷纪。
木叶落归根,河水冻连底。
青女剪碎琼,散作冰花蕊。
不乐复何为,太康戒无已。
既命兔园宴,亦念东郭履。
宵长致良佳,帐冷梅花纸。
宿昔同衾人,长眠呼不起。
是非翩来迟,入梦辄欢喜。
三年梦不来,沉痛嗟何以。
我兄善择友,半多嵇阮交。
见子所为文,久思结同袍。
今直泛鸳水,居然叩蓬蒿。
精采固奕奕,词源更滔滔。
款留宿南园,对垒诗城高。
閒骑出挑战,苦无赫连刀。
缓兵得奇计,一醉方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