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春。
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
这首诗描绘了少林寺的清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体悟。首句“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春”以自然景色开篇,碧绿的山岩与生机勃勃的春林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独特,暗示着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地方。
“宦牒婴污色,禅关脱世尘”两句对比强烈,前句描述官场的污浊与纷扰,后句则赞美禅宗生活的纯净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最后,“安心无觅处,断臂为何人”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解脱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自我超越和精神独立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少林寺的自然风光和禅宗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东郭高杨祓露清,西山晚翠切楼明。
短欢北里抛吴纻,佳节南天感蜀樱。
倦马颇愁前路阔,啼鹃不慰异乡情。
诸君珍重长鞭策,策短吾还愧祖生。
蓬莱相对玉峰高,酒阵筵翻三峡涛。
帝极星辰森象纬,天钧日月转鸿陶。
太平身世真宜醉,草野文章亦自豪。
几辈正声参雅颂,未惭仙骨冠花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