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猿(bái yuán)的意思:指无知无识的人,也用来形容愚昧无知的人。
澹泊(dàn bó)的意思:指心境淡泊、不争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毫末(háo mò)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失却(shī què)的意思:失去、丧失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束缚(shù fù)的意思:指被限制、约束或困扰,无法自由行动。
四天(sì tiān)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四天。
天魔(tiān mó)的意思:指邪恶的力量或恶势力。
同恶(tóng wù)的意思:指与恶势力、邪恶行为等相同,与其为敌。
系臂(xì bì)的意思:指紧紧握住臂膀,形象地表示亲密无间、情意绵绵。
自脱(zì tuō)的意思:自己解脱出困境或自己摆脱困难
- 鉴赏
这首《蝶恋花·瞿昙》是清代词人曾廉所作,以瞿昙(即释迦牟尼)为题材,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束缚与解脱、人生的意义以及佛与魔之间的关系。
“请出瞿昙还束缚”,开篇便以释迦牟尼的形象引入,暗示着对佛教修行中束缚与解脱的思考。“只恐等閒,失却僧家钵”,表达了对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修行本质的担忧,比喻为轻易地丢失了僧侣的身份象征——钵。
“系臂白猿时自脱”,运用白猿的自由自在来比喻修行者在摆脱世俗束缚时的轻松与自由,同时也隐含着修行过程中自我约束与超越的挑战。“人生半死争毫末”,则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精神的永恒与超越。
“四万藏经嫌澹泊”,指出庞大的佛教经典虽丰富,但修行者不应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积累,而应深入体悟佛法的真谛。“七宝宫前,三四天魔泼”,描绘了修行路上的诱惑与挑战,七宝宫象征着物质世界的诱惑,而天魔则代表内心的欲望与烦恼。
“佛祖天魔谁更弱”,提出了一种辩证的思考,即在修行的过程中,佛与魔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体现了修行者内心斗争的复杂性。“十方菩萨原同恶”,最后以菩萨的视角,强调了众生皆有佛性,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内在的善念,而非孤立地对抗外在的魔障。
整体而言,这首词深刻地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内在矛盾与外在挑战,以及在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胡将军
将军去征蛮,军气如鹰扬。
宝剑白玉璏,铁马青丝缰。
旌甲带亮月,笳箫激清商。
韩彭当后拒,褒鄂作前行。
顾盼多姿态,出入生容光。
奋迅东海滨,海水为腾骧。
定如汉贰师,去縳楼兰王。
想见凯旋时,横槊赋篇章。
椎牛飨壮士,歌之侑行觞。
功勋名鼎鼐,永世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