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山至云门》
《还山至云门》全文
清 / 董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烟覆平林霜树红,群山中豁曲溪通。

园蔬已见连荒草,篱菊还应炫晚丛。

一蹇江山新句在,三秋风雨敝庐空。

倦游渐识闲居好,试拂尘衣倚碧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敝庐(bì lú)的意思:指破旧的屋子,也用来比喻贫寒的家庭。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霜树(shuāng shù)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树木上结满了霜冻。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新句(xīn jù)的意思:指新颖、独特的句子或言辞。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董樵的《还山至云门》描绘了一幅秋日归山的画面。首句“烟覆平林霜树红”以烟雾笼罩下的红叶林为背景,展现出秋日的萧瑟与斑斓。接着,“群山中豁曲溪通”描绘了山路蜿蜒,溪流曲折,山势开阔的景象。

“园蔬已见连荒草”写出了田园的荒芜,暗示了诗人归隐后的寂寥,而“篱菊还应炫晚丛”则以晚开的菊花点缀,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色彩和生机。诗人身处此景,不禁感慨“一蹇江山新句在”,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他仍能创作出新的诗句。

“三秋风雨敝庐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风雨交加,旧屋空荡,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心境的落寞。然而,这正是诗人逐渐认识到“倦游渐识闲居好”的时刻,他开始欣赏起这种宁静的闲适生活,准备“试拂尘衣倚碧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疲惫的游历中回归自然,体验到闲居之乐的心路历程,寓情于景,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董樵
朝代:清

董樵,初名震起,字莺谷,号东湖,莱阳人。有《南游》、《岱游》、《贾游入山》、《燕台还山》、《耦耕堂》诸诗。
猜你喜欢

雪后·其一

雪中多日静,湖上少人游。

秃树花为市,断槎鸥当舟。

一杯残腊酒,万古夕阳愁。

富贵非吾愿,葛天云正浮。

(0)

续十虫吟·其三

虫有齧桑羊,两钳如角怒。

玄甲类蛣蜣,亦如龟背负。

我有十亩桑,苦为渠所蠹。

食必食其心,树死又飞去。

不知从何来,钻凿不到处。

上下开两窗,隐匿巧多路。

嗟哉啄木鸟,刚吐柔不茹。

(0)

生日仲素惠羊酒作此奉谢

去年蝶轩馈羊酒,主人怜我空无有。

座上六客皆解吟,一翁不吟开笑口。

今年病叟蚤还山,烹鸡炰鳖翁对媪。

五男四妇六稚孙,更有曾孙依乳姆。

往来两载总遭荒,瓦瓶聊以挹酒浆。

山蔬满盘白雪白,野橘堆饤黄金黄。

荒村得此已自足,群奴饥啄撑空肠。

忽闻棠溪有书至,袁诗陈赋两辉煌。

一松正可枯檗比,五雏真与群鸡争。

举家病疟涉三月,一日计减一斗粮。

留储到此作素供,问君何为特杀生。

脏神见梦羊踏菜,便呼茗碗来祓禳。

君当戒屠我辟谷,轻身与蝶同飞扬。

(0)

丙子兵祸自有宇宙宁海所未见也予家二百指甔石将罄避地入剡贷粟而食解衣偿之不敢以渊明之主人望于人也因读渊明乞食诗和韵书怀呈达善亦见达善烧痕藁中有陶公乞食颜公乞米二帖跋尾也

渊明不可及,适意惟所之。

无食不免乞,折腰乃竟辞。

主人必义士,知心如子期。

厚馈既赒急,复酌我以卮。

谈谐有真味,斯人定能诗。

柳惠未失正,鲁男岂可非。

学陶何必乞,书此以自贻。

(0)

五月一日寄正仲

住处村非远,别时山更多。

花风起晴浪,草露落明河。

世事老休问,故人今几何。

朝来新酒禁,煮饼卧岩阿。

(0)

和韵寄胡山甫

乡心趋老重,见说买山成。

静坐性情淡,孤眠滋味清。

樵人时识面,禅客共知名。

山色元无垢,溪声自不平。

池荷应足制,山蓣想堪羹。

九日如今近,思君出峡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