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郑风·缁衣》,体现了古代妇女对家庭的奉献和对丈夫儿子的关爱。缁衣意指织布,诗中反复提到“敝予又改为”、“敝予又改造”、“敝予又改作”,表达了妻子不辞劳苦,不断修改和制作衣物的勤勉与细心。
每段最后一句“还予授子之粲兮”则是诗人表达对儿子的期望,希望儿子能够成长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样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主题的突出。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她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人对家庭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丞相鸣琴地,何年闭玉徽。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楼扉。
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暂依。
谁怜济川楫,长与夜舟归。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