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所见》
《所见》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鬓丝萧散蚕月笑靥匀停麦秋

落照已斜犹曝茧,故人未渡莫横舟。

屋攲云影长年见,枕压溪声半夜流。

料得此生无好梦,却胜终日有閒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蚕月(cán yuè)的意思:指蚕吐丝的时候,像月亮的形状,比喻勤劳节俭。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麦秋(mài qiū)的意思:指麦子成熟的季节,也比喻事物到了成熟、收获的时候。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笑靥(xiào yè)的意思:指美丽的笑容。

匀停(yún tíng)的意思:指事物平均分布或均匀停留。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鬓丝萧散忙蚕月,笑靥匀停喜麦秋"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春末夏初的景象。鬓丝如同蚕丝一样细腻而美好,笑靥如同成熟的麦子般灿烂,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盛大的赞赏。

"落照已斜犹曝茧,故人未渡莫横舟"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和超脱红尘的情绪。夕阳西下,即便是温暖的阳光,也不必急于追求;而对于久违的旧友尚未相逢,也无需急切,好像那未渡的舟,更显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豁达。

"屋攲云影长年见,枕压溪声半夜流"两句,通过屋檐上飘渺的云影和枕边清澈的溪水声,勾勒出诗人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悠长。这份宁静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映射,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料得此生无好梦,卻胜终日有閒愁"一句,是诗人对自身生命态度的一种感悟。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认为没有好梦的现实生活,反而比天天充满闲愁要强。这是一种高远的人生观和豁达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悠长,体现了宋代文人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审美取向。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隐真堂

休说神仙事眇茫,出游尘世且和光。

谁知今日真栖地,便是他年羽化乡。

朝罢玉坛云满袖,梦回金阙月侵廊。

兹游似觉青冥上,隐隐微闻咏洞章。

(0)

五云观

五云会中天,众山如朝宗。

相臣夙有约,标神期此宫。

傍有洞天接,面直积金峰。

常言五百间,斯地将修崇。

废兴果冥符,变化如云龙。

缅怀祥符后,天意固莫穷。

一言不可复,此兴犹未终。

知国如知葬,尤难邀此翁。

(0)

兼江祥瑛上人能书自以为未工又能诗而求予诗甚勤予以为非所当病也为赋一首勉之使进于道云

得句如得仙,悟笔如悟禅。

弹丸流转即轻举,龙蛇飞动真超然。

禅瑛乃醉,我顾惭道玄。

戏将字画当杖拂,与子凭轼相周旋。

笔若运矛槊,手如致裨偏。

眼能援桴鼓,心为制中权。

弃捐尺度废绳削,似曲还直非方圆。

适当庖丁善刀后,但见满纸银钩连。

心眼手笔俱不用,拟向底处观其全。

思量不可到,此地无中边。

政似观澜亭上夜深后,满空白月孤光悬。

(0)

乾明寺

隔垣禅律两招提,却是人心咫尺迷。

百亿须弥四天下,凭君为我指东西。

(0)

孤愤吟二首·其二

青青一本桑,下可百夫息。

泠泠一井泉,上有千人汲。

千里以为郡,百里以为邑。

生齿岂不繁,教化繄尔力。

何事北窗人,叹此徒劳职。

(0)

兄长寄五诗依韵和寄诗各有所怀·其四

忆昔幽寻到井仪,繁花落尽绿阴时。

云迷步武多相失,风入襟怀只自知。

金斗倒垂交劝饮,玉蟾分面各题诗。

淋浪醉墨留西壁,好事于今刻作碑。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