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虫鱼(chóng yú)的意思:指微小而无足轻重的事物或人。
汉文(hàn wén)的意思:指汉字书写的文字。
奇古(qí gǔ)的意思:形容事物古怪、稀奇。
通国(tōng guó)的意思:全国都通行的意思,表示遍及全国、普遍通用。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先汉(xiān hàn)的意思:指的是在历史上先于汉朝的时期,也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
挟书(jiā shū)的意思:指以书籍作为借口或掩饰,暗中进行某种活动或目的。
峄山(yì shān)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见识广博。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篆虫(zhuàn chóng)的意思:指书法家的技艺高超,字迹工整,如篆刻一样规整美观。
峄山碑(yì shān bēi)的意思:指人们争相攀登高峰,力求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 注释
- 挟书:携带书籍,指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敬畏和保护。
峄山碑:古代著名的石碑,以其精湛的书法闻名。
篆虫鱼:篆书风格,常以虫鱼等自然元素装饰。
先汉:指汉朝初期,这里特指秦汉时期的文字艺术。
- 翻译
- 全国上下无人敢携带书籍,峄山碑文全由自己篆刻虫鱼图案。
直到今天,观赏的人仍然赞赏其古老奇特,先汉的文章已经比不上它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刘克庄的《读秦纪七绝·其七》,表达了对古代文献难以保存和传承的感慨。诗人通过观察现实中的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通国无人敢挟书”,描绘了一种图书遭到破坏、遗失的情形,没有人敢于携带这些书籍,或许是因为战乱、禁令或其他原因,使得书籍成了稀罕之物。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传承断裂的担忧。
“峄山碑自篆虫鱼”,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力量侵蚀文化遗产的情景。峄山碑指的是古代刻于石碑上的文字,这些本应留给后世的宝贵文献却被时光和自然力的侵蚀,变得难以辨识,就像篆文(一种古老的书法)被虫子啃咬,鱼儿游弋其间,象征着文化的消亡。
至于“至今览者赏奇古,先汉文章已不如”,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献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感慨于现存的文章已经无法与先秦时期的文章相比。这不仅是对于文学价值的认同,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中断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古文献遭遇破坏、自然侵蚀以及文化传承中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对于知识与文化遗产无法完整流传的深切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