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廿四首·其五》
《题画廿四首·其五》全文
明 / 唐寅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道经(dào jīng)的意思:指经书或经典的内容,也泛指儒家经典、经书。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虎中(hǔ zhōng)的意思:形容陷入困境,处境危险。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狼虎(láng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

衲衲(nà nà)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严肃、守规矩。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贴地(tiē dì)的意思:指态度谦逊、行动谨慎,不张扬、不高调。

星星(xīng xīng)的意思:小小的火苗也能引发大火势。形容事物发展初期虽然微弱,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画面。"百尺松杉贴地青",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松树高大而贴近地面,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和苍翠的颜色。"布衣衲衲发星星",则通过描绘诗人的朴素装束和斑白的头发,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在深山之中苦修的隐士。

"空山寂寞人声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只有空旷的山林,没有人间的喧嚣,突显出诗人的孤独与清修生活。"狼虎中间读道经"则是点睛之笔,将主人公置于险恶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研读佛经,表现出他对信仰的执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寓含了对世俗红尘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作者介绍
唐寅

唐寅
朝代:明   字:伯虎   号:六如居士   籍贯:南直隶苏州吴县   生辰:1470—1523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鲁国唐生”。
猜你喜欢

心太平庵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耳。

胸中故湛然,忿欲定谁使。

本心倘不失,外物真一蚁。

困穷何足道,持此端可死。

空斋夜方中,窗月淡如水。

忽有清磬鸣,老夫从定起。

(0)

书适

清和巷陌单衣后,绿润轩窗午饷馀。

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

松阴坐石闲看鹤,山寺寻僧晚跨驴。

此段家风君试看,京尘扑帽独何欤。

(0)

谒石犀庙

闲过石犀祠,登堂一叹欷。

江回陵谷变,碑断市朝非。

荒圃连寒垄,斜阳映夕霏。

兴亡俱昨梦,惆怅跨驴归。

(0)

与子坦子聿游明觉十四韵

我自何山来,觅路占楼钟。

联翩两葛巾,跌宕一短筇。

深谷已曛黑,夕阳犹半峰。

堂中千岁师,磊砢如古松。

残僧三四辈,斗粟各自舂。

长廊久寂寞,香火亦阙供。

颇闻在世时,一钵制恶龙。

时时出雷雨,百里常年丰。

宿缘忽云尽,献供无春农。

馋乌晨攫饭,饥鼠夜穿墉。

而况我辈人,生世本不逢。

胡不安汝分,终年抗尘容。

静观兴废事,可洗芥蒂胸。

一笑下山去,村坞烟重重。

(0)

简邢德允

邢子襟灵旧绝尘,尔来句法更清新。

淡交喜得山栖友,杰作疑非火食人。

岂但仆奴看屈子,直须涂改到生民。

与君两世交情厚,剩欲灯前对角巾。

(0)

离嘉州宿平羌

初挈囊衣宿水村,萧然一扫旧巢痕。

本来信手忘工拙,却为无心少怨恩。

自笑远游谙马上,已营小筑老云根。

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入梦魂。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