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称(bù chēng)的意思:不适当,不得体,不合规矩。
称意(chēng yì)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心意相符,符合自己的要求。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架屋(jià wū)的意思:指搭建房屋,比喻虚构事物或言论。
茭白(jiāo bái)的意思:指人的本质或内心深处的真实面貌。
客游(kè yóu)的意思:指客人游玩、旅行。
毛人(máo rén)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士兵,也泛指平民百姓。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年四(nián sì)的意思:指人年纪轻,缺乏经验或能力。
山毛(shān máo)的意思:指山上的草木。
水味(shuǐ wèi)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言行缺乏特色、乏味无趣,没有独特之处。
行窝(xíng wō)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选择逃避困境,不顾他人的处境。
行年(xíng nián)的意思:行年指的是年龄大,行为举止稳重,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缘木(yuán mù)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树木与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直接的联系或关联。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秋时节游览中溪所见的景色和感受。首句"树淡云浓又一坡",通过对比树色与云彩的淡雅与浓厚,展现出秋日特有的景象。接下来的"招邀处处是行窝",表达了山势起伏,道路蜿蜒,仿佛在邀请旅人前来探索。
"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运用比喻生动描绘了山路崎岖险峻,房屋建在高处,如同鸟巢般错落有致。"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进一步描绘了野外的自然风貌,茭白瘦长,芋头丰收,透露出一种质朴的田园气息。
最后两句"行年四十不称意,更欲客游知奈何",诗人借景抒怀,感叹自己已届四十,生活不如意,但仍渴望游历四方,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于铁。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送李逢原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
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
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
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
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
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送许州知录王殿丞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
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
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
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送刘职方知汾州
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
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
不必汾水上,秋风看雁群。
叙两会事戏寄刁景纯学士
东家红梅开出墙,墙西女儿学新妆。
春风引客白日长,天河绿水浮鸳鸯。
摘花赠渠到渠处,更问鸳鸯寄声去。
昨日吴郎坐上时,袖中小字鸳鸯付。
酒虽入唇不能醉,醉得人心是朝暮。
朝愁衾枕旧薰香,暮愁霰雪飘如絮。
听他双韵舞伊州,舞彻夭妍不转头。
众人笑语曾不语,肠作车轮一万周。
屈节请还无甚愧,当时麈尾自驱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