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夜访叔伊于损轩旧居即送其之鄂》
《十六夜访叔伊于损轩旧居即送其之鄂》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损轩诗梦坠如烟,载月重过一悄然

人事可胜华屋感,雁声又入早秋天

稻粱江海催君发,蛙黾林塘恣我眠。

更对烛阑思伯氏白头何日归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伯氏(bó shì)的意思:指以伯父自居,傲慢自大的人。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可胜(kě shèng)的意思:可以战胜、可以取胜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悄然(qiǎo rán)的意思:悄然意为安静、轻声地进行某种活动或改变,形容做事不露声色、不引人注意。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诗梦(shī mèng)的意思:指对诗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也泛指对理想、梦想的追求。

蛙黾(wā miǎn)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思维狭窄,见识浅薄。

早秋(zǎo qiū)的意思:指秋季初期,天气刚开始转凉,秋意渐浓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十六夜晚访问友人叔伊于损轩旧居的情景,同时也寓含着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情感。首句"损轩诗梦坠如烟",以烟雾比喻往昔的美好时光和诗人的梦境,暗示岁月消逝得无影无踪。次句"载月重过一悄然",通过月夜来访,渲染出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人事可胜华屋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叹,曾经繁华的华屋如今只剩下感慨。"雁声又入早秋天",借雁南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季节转换和时光流转,引出对未来的思考。"稻粱江海催君发",寓意生活压力和责任催促朋友踏上新的旅程。

"蛙黾林塘恣我眠",则转而写诗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暂时的宁静与自由,享受片刻的田园乐趣。最后两句"更对烛阑思伯氏,白头何日共归田?",诗人面对烛光阑珊,不禁怀念起与叔伊共享田园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晚年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宝琛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寄宗豫

翰苑同袍三十载,忧欢何事不相联。

论思无补惭予甚,经济多能忆子贤。

竹簟茅檐宜晚岁,白云沧海别经年。

閒居未用浑忘世,尚想题诗到日边。

(0)

同尤文度曹冀成院中夜饮联句

良朋枉惠顾,清霄集词馆。

久别念契阔,嘉晤谐燕衎。

维时属秋霁,展席面河汉。

辉辉月转阶,稍稍风侵幔。

菲薄陈豆登,绸缪缀篇翰。

才思茧丝抽,词彩珠玑粲。

语深香屡续,兴洽爵无算。

抚今诚可怡,感昔亦奚叹。

露白气逾肃,参高夜将半。

且共尽兹夕,坐待鸡鸣旦。

(0)

挽诗

乡里谈遗德,传流终未休。

甘依泉石老,不应栋梁求。

风树贻深感,云山徙故丘。

宪台忠孝在,宠赠被恩稠。

(0)

题竹送贺宁知县之丰川

作宰丰川县,芳年际圣朝。

时清公事简,地僻瘴烟消。

抚字须勤职,驱驰莫惮遥。

匆匆斗酒别,聊复永今朝。

(0)

送王志浩

凤历纪王正,新春别帝京。

行观具区薮,先过阖闾城。

圣主方兴教,诸生喜受经。

他年看奏最,崇秩有光荣。

(0)

胡敏御史致事出梅求题余于胡有旧故赋二诗识别·其二

五月出都畿,东风暑雨微。

济河新涨发,淮浦片帆归。

朋旧惊霜鬓,乡闾重绣衣。

岁寒怡老处,梅雪共清辉。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