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十二首·其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雪十二首》中的第十首。诗中以“啮齿”和“心髓化”为意象,描绘了雪的寒冷与侵袭之感,形象生动。
“一啮齿牙清,再啮心髓化。” 开篇两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雪比作能“啮齿”的寒气,它不仅让牙齿感到清冷,更深入到内心深处,使得心髓都为之融化。这里通过“清”和“化”两个字,既表现了雪的寒冷,也暗示了其带来的深刻影响。
“只合深山中,大石长松下。” 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着这样的场景应该只适合在深山之中,大石旁,长松下。这里不仅强调了雪的自然环境,也隐含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深山、大石、长松,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与前两句的寒冷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雪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读
偶读蒙庄第二篇,知通适得固精义。
其不达者劳神明,因取狙公以为譬。
此语其然岂其然,吾谓漆园未深思。
格物可以验诸人,固有同归而一致。
常平创之耿寿昌,出陈易新永不匮。
秋借春偿即朝三,春借秋偿即朝四。
众狙喜怒谓为愚,何不人情一揣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