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已说都无价,蚕老那知转更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桑 叶 贱 甚 感 叹 有 作 宋 /赵 蕃 种 得 桑 栽 接 始 成 ,剃 锄 长 及 夏 时 营 。叶 黄 已 说 都 无 价 ,蚕 老 那 知 转 更 平 。自 是 初 头 放 种 薄 ,曷 能 断 手 有 丝 嬴 。田 租 减 放 犹 科 校 ,况 此 全 催 可 后 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头(chū tóu)的意思:
(1).当初。 宋 杨万里 《白头吟》:“怨杀 相如 偿底事,初头苦信一张琴。”《朱子语类》卷二一:“丧,初头只是戚;礼,初头只是俭。”
(2).指月分或年分的初始。《水浒传》第十五回:“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却是五月初头。” 杨朔 《海天苍苍》:“我清清楚楚,记得是一九四七年初头。”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断手(duàn shǒu)的意思:指因努力过度、过于勤奋而导致身体损伤或疲劳。
科校(kē xiào)的意思:科举考试的学校,指受科举制度影响的学校。
田租(tián zū)的意思:指农民缴纳给地主或国家的土地租金。
无价(wú jià)的意思:没有价值,无法估量的珍贵
夏时(xià shí)的意思:指夏天的时候,也可引申为炎热的季节。
栽接(zāi jiē)的意思:指将一种植物的枝条或根茎接到另一种植物上,使其生长为一体。比喻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结合在一起。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鉴赏
这首宋诗《闻桑叶贱甚感叹有作》是赵蕃所作,表达了他对桑叶价格低廉和蚕事的感慨。首句“种得桑栽接始成”描绘了养蚕人家辛苦种植和培育桑树的情景,暗示了蚕业生产的艰辛。次句“剃锄长及夏时营”进一步强调了养蚕人从春季到夏季的辛勤劳动。
“叶黄已说都无价,蚕老那知转更平”通过桑叶变黄、蚕儿将老的自然现象,寓言了生活的不易,即使桑叶再珍贵,蚕农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自是初头放种薄,曷能断手有丝赢”表达了诗人对蚕农收入微薄的同情,他们难以从养蚕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最后两句“田租减放犹科校,况此全催可后程”揭示了蚕农还要面对田租和其他额外的赋税,生活压力重重,与前面的桑叶贱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蚕农困境的深切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同情心,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怀赵府录
知义称仲子,义岂仲子明。
康章果何事,其如通国人。
国人眼芒羊,眇视终不亲。
悠悠鹿为马,扰扰丹成青。
轲岂好辩哉,隐若不得平。
斥矫如斥羊,子孝俾孝信。
高风既偃草,雄辩如建瓴。
真固易为赝,赝亦难逃真。
至今百世下,粲粲日与星。
向来宣城掾,赵擅梁楚声。
束书甫言归,议者纷而纭。
番腾巧如织,萋菲骈相新。
老我若病瘖,不觉勇自鸣。
掾自仙源来,世袭清流盟。
家法凛雪霜,厥绪方振振。
诸父相颉颃,渭阳更轮囷。
佞贤决雄雌,霄壤与渭泾。
轲死虽无传,此舌死不泯。
不与智者道,此道谁商评。
《怀赵府录》【宋·释居简】知义称仲子,义岂仲子明。康章果何事,其如通国人。国人眼芒羊,眇视终不亲。悠悠鹿为马,扰扰丹成青。轲岂好辩哉,隐若不得平。斥矫如斥羊,子孝俾孝信。高风既偃草,雄辩如建瓴。真固易为赝,赝亦难逃真。至今百世下,粲粲日与星。向来宣城掾,赵擅梁楚声。束书甫言归,议者纷而纭。番腾巧如织,萋菲骈相新。老我若病瘖,不觉勇自鸣。掾自仙源来,世袭清流盟。家法凛雪霜,厥绪方振振。诸父相颉颃,渭阳更轮囷。佞贤决雄雌,霄壤与渭泾。轲死虽无传,此舌死不泯。不与智者道,此道谁商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667c7014519fa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