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倍常(bèi cháng)的意思:倍常表示倍数多次,常常出现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或现象发生的频率非常高。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登陟(dēng zhì)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攀登高峰。
嘉贶(jiā kuàng)的意思:指受到嘉奖和赏赐。
朗烛(lǎng zhú)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照耀周围。
连云(li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连绵不断,一片接一片。
燎烟(liáo yān)的意思:火势猛烈,烟雾弥漫。
灵坛(líng tán)的意思:指心灵高尚的地方,也比喻有灵性的人。
愆仪(qiān yí)的意思:指言行失礼、不符合礼仪规范。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曙色(shǔ sè)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的微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好转的迹象。
雩祀(yú sì)的意思:雩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秩秩(zhì zhì)的意思: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烛光(zhú guāng)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或微小的希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亲自参与雩祀仪式的庄重与虔诚。首句“雩祀躬修不敢康”点明皇帝亲自主持祭祀,不敢稍有懈怠。接着“灵坛登陟肃诚将”描述了皇帝攀登灵坛时的庄严肃穆之心。燎烟与曙光的描写,既渲染了祭祀的氛围,也象征着神灵的降临与光明的到来。“式礼莫愆仪秩秩”强调了仪式的严谨与规范,“晞旸含润露瀼瀼”则以自然景象比喻神灵的恩泽。最后“保泰心殷敬倍常”表达了对神灵保佑国家安定的深切感激与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祭祀礼仪的重视与虔诚,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坐书怀示伟度穆庵
流泉㶁㶁轩窗隈,窾木屡击镫花摧。
起看斗柄惜长夜,跬步佳客如瀛莱。
窥编欲友千载士,灵意翻被陈人埋。
卷书凝坐自怡适,忧端硉矹未可排。
西溪故墟不可到,北堂已见霜鬓皑。
曾参于外不一宿,肯以朝市荒南陔。
尤嗟仲氏意独悴,一病两见钻冬槐。
楚泽燕云各蓬散,书如束笋愁相催。
各怀恳恳苦相忆,斐然诸弟孰与裁。
径思鼓枻渡江去,松竹及此华年栽。
踟蹰既乏卖药业,亦愧农圃能耘培。
太行苍翠已满眼,东风吹我西去埃。
秦关一入行自脱,长安虽好非吾怀。
还须炙輠向稷下,桃梗聊避士偶咍。
白鸥浩荡任去住,吾计于此良恢恢。
偷闲息鞅暂为乐,登临幸有名池台。
隆冬泄阳苦无雪,天心悭绝不可回。
忧时活国岂我责,妍暖趁弄城西梅。
百年鼎鼎若惊电,烦忧坐使流光隤。
好作南烹共呼食,子有三径吾能来。
《夜坐书怀示伟度穆庵》【清·薛福保】流泉㶁㶁轩窗隈,窾木屡击镫花摧。起看斗柄惜长夜,跬步佳客如瀛莱。窥编欲友千载士,灵意翻被陈人埋。卷书凝坐自怡适,忧端硉矹未可排。西溪故墟不可到,北堂已见霜鬓皑。曾参于外不一宿,肯以朝市荒南陔。尤嗟仲氏意独悴,一病两见钻冬槐。楚泽燕云各蓬散,书如束笋愁相催。各怀恳恳苦相忆,斐然诸弟孰与裁。径思鼓枻渡江去,松竹及此华年栽。踟蹰既乏卖药业,亦愧农圃能耘培。太行苍翠已满眼,东风吹我西去埃。秦关一入行自脱,长安虽好非吾怀。还须炙輠向稷下,桃梗聊避士偶咍。白鸥浩荡任去住,吾计于此良恢恢。偷闲息鞅暂为乐,登临幸有名池台。隆冬泄阳苦无雪,天心悭绝不可回。忧时活国岂我责,妍暖趁弄城西梅。百年鼎鼎若惊电,烦忧坐使流光隤。好作南烹共呼食,子有三径吾能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3367c6e7e1b540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