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与风俱碎,天为水所吞。
《十二月初九日渡海·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崩奔(bēng bēn)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奔跑时非常快速、迅猛。
荡决(dàng jué)的意思:指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断。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奇绝(qí jué)的意思:非常奇特而绝妙,超乎寻常的绝世之物或事物。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重围(chóng wéi)的意思:指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
自存(zì cún)的意思:自己保存,自己保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在狂风中汹涌澎湃的景象,仿佛天地之间都被海浪所主宰。"海与风俱碎,天为水所吞",形象地写出海浪的力量和天空的动荡,显示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威严。接下来的"重围从荡决,万象各崩奔",进一步描绘了海浪冲破束缚,万物为之震撼的场景。
诗人笔下的白日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只剩下群山在巨浪中勉强留存,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窗间数高浪,奇绝度黄昏",通过窗户缝隙窥见海浪起伏,直至黄昏时分,画面更是显得奇特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以及自然力量对人心灵的震撼,体现了郑孝胥诗作中的豪放与苍凉之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