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其十》全文
- 注释
- 愈:更加。
作:研究。
唐经:唐代的经书。
还:反而。
蓄缩:感到困惑和收缩。
邕:柳宗元的字,这里代指他。
知:深知。
汉事:汉代的历史。
谩:徒然,空自。
喽啰:感叹,形容复杂琐碎。
假令:假如。
实录:真实的记录。
成书了:完成并写成书籍。
其奈:又怎能奈何。
雍丘:地名,这里借指柳宗元。
问目:询问的问题,指对历史的疑问。
- 翻译
- 我越是深入研究唐代经史,反而感到困惑和收缩
邕(指柳宗元)深知汉代历史复杂,却只能徒然感叹
- 鉴赏
这句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愈作唐经还蓄缩"中的"愈"字意味着越发、越来越,而"作唐经"指的是撰写与唐朝相关的史书或文献。"还蓄缩"则表达了作者在研究历史时,感到时间流逝和历史深远,不禁产生了一种压抑不言的复杂情感。
接着的"邕知汉事谩喽啰"中的"邕"字可能指的是古地名,常用来代指某个地方或地区。而"知"在这里意味着了解和认识。"汉事"自然是指与汉朝有关的事务,而"谩喽啰"则是一种模拟声响的词汇,用以形容语言的混乱不堪,可能暗示对历史记载的质疑或是不满。
最后两句"假令实录成书了,其奈雍丘问目何"中,“假令”意为如果,而“实录”则指真实的记录或史册。"成书了"意味着完成了这样的书写工作。而"其奈雍丘问目何"中的"奈"字在这里用来表示委屈和无奈,"雍丘"则可能是古代地名,用以比喻历史的悠久或深远。"问目何"则表达了面对如此宏大的历史遗产,个人感到困惑和无从询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作者的内心独白,不仅表现出他对于唐朝乃至汉朝历史的关注,更流露出一种历史沉重感和个人的渺小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史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以及面对浩瀚如烟的历史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历史认知的一种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