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其十》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其十》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愈作唐经还蓄缩,邕知汉事谩喽啰

假令实录成书了,其奈雍丘问目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假令(jiǎ lìng)的意思:假如,如果。

喽啰(lóu luō)的意思:喽啰是指跟随在别人身边的一群人,通常指贬义的帮凶或助手。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实录(shí lù)的意思:真实记录事实的文字或影像。

问目(wèn mù)的意思:指以目光询问,表示向他人请教、征询意见。

蓄缩(xù suō)的意思:指暂时隐藏自己的才能或力量,等待时机到来再施展。

注释
愈:更加。
作:研究。
唐经:唐代的经书。
还:反而。
蓄缩:感到困惑和收缩。
邕:柳宗元的字,这里代指他。
知:深知。
汉事:汉代的历史。
谩:徒然,空自。
喽啰:感叹,形容复杂琐碎。
假令:假如。
实录:真实的记录。
成书了:完成并写成书籍。
其奈:又怎能奈何。
雍丘:地名,这里借指柳宗元。
问目:询问的问题,指对历史的疑问。
翻译
我越是深入研究唐代经史,反而感到困惑和收缩
邕(指柳宗元)深知汉代历史复杂,却只能徒然感叹
鉴赏

这句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愈作唐经还蓄缩"中的"愈"字意味着越发、越来越,而"作唐经"指的是撰写与唐朝相关的史书或文献。"还蓄缩"则表达了作者在研究历史时,感到时间流逝和历史深远,不禁产生了一种压抑不言的复杂情感。

接着的"邕知汉事谩喽啰"中的"邕"字可能指的是古地名,常用来代指某个地方或地区。而"知"在这里意味着了解和认识。"汉事"自然是指与汉朝有关的事务,而"谩喽啰"则是一种模拟声响的词汇,用以形容语言的混乱不堪,可能暗示对历史记载的质疑或是不满。

最后两句"假令实录成书了,其奈雍丘问目何"中,“假令”意为如果,而“实录”则指真实的记录或史册。"成书了"意味着完成了这样的书写工作。而"其奈雍丘问目何"中的"奈"字在这里用来表示委屈和无奈,"雍丘"则可能是古代地名,用以比喻历史的悠久或深远。"问目何"则表达了面对如此宏大的历史遗产,个人感到困惑和无从询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作者的内心独白,不仅表现出他对于唐朝乃至汉朝历史的关注,更流露出一种历史沉重感和个人的渺小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史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以及面对浩瀚如烟的历史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历史认知的一种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天童寺

双峨聚首去年冬,知得还归太白峰。

二十里松山色里,天晴时节一枝筇。

(0)

老桂

分得蟾宫种,凡葩岂足论。

古香吹不尽,生意至今存。

秋晚花三色,年深树半根。

更无攀折日,此恨向谁言。

(0)

云边偶成·其二

达者由来少,机心肯暂停。

几家才富贵,中道又凋零。

白发人间宝,黄金水上萍。

无钱陶靖节,醉眼不曾醒。

(0)

供花即事

满地盆花间样栽,四时长有好花开。

劝君莫惜供花费,只恐园丁不献来。

(0)

冷泉亭即事

亭上数僧俱不识,倚阑无语坐多时。

听谈五字中奇句,尽是山翁旧日诗。

(0)

石湖行春桥

十里湖光漾碧霄,山云吞吐笔难描。

宜凉宜月犹宜雪,何独行春过此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