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入绿榆远,轩凭碧浪高。
秋初尚浓荫,雨过乱鸣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绿树环绕的小径,倚靠在碧波荡漾的岸边,感受初秋时节的浓郁绿意与雨水过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诗中通过“旧句题四壁,重来有二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再次造访时自己已两鬓斑白的现实。最后,“景光不殊昔,底事足牢骚”则流露出诗人面对相似景色却内心充满愁绪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无奈与反思。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一自移船便恐行,城中两夜梦河汀。
武林夫子在船宿,往往将身梦入城。
夫子恋德虽未休,不过送公到扬州。
我遣吟魂无远近,直过潇湘江渡头。
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
古有此语兮,吾未暇论其是非。
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
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
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
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
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
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
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