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靳阿,水不靳湄。强则鲸吞,弱乃蚌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鲸吞(jīng t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势力以强大的力量吞并其他人或势力。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事由(shì yó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由来。
天格(tiān gé)的意思:指人的气质、品格或格调高尚,与天地相合。
知命(zhī mìng)的意思:接受自己的命运,不抱怨或反抗。
紫盖(zǐ gài)的意思:紫色的盖子,比喻贵重的物品或权势高峻的地位。
知命不忧(zhī mìng bù yōu)的意思:接受命运,不为困境所困扰。
- 鉴赏
这首诗《矫志诗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与宇宙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遭世多悲,非君子宜”开篇即点出人生的多舛与艰辛,非君子所能轻易承受,引人深思。接着“鹿去苹野,鸟绕南枝”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变化,鹿与鸟分别象征着不同的人生路径,鹿行于苹野,鸟栖于南枝,形象地描绘了人生旅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山不靳阿,水不靳湄”进一步强调自然界的无拘无束,山川河流不因任何障碍而停止前行,暗示人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强则鲸吞,弱乃蚌持”则以海洋生物为例,强弱之间的对比,寓意强者能够吞噬弱者,而弱者则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生存下来,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残酷与复杂。
“黄旗紫盖,此又何时”中的“黄旗紫盖”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此处暗指权力与地位的争夺,提出了一种对权力更迭的无奈与感慨。“履菅衣蒯,将以报谁”则表达了在权力斗争中,个人的努力与牺牲往往难以明确回报的对象,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忠由我作,事由天格”强调了个人的忠诚与行动应当出于内心的信念,而非外在的压力或期望。“我际天穷,天非我薄”表达了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应责怪命运的不公。“知命不忧,遇解而作”则是对命运的接受与应对,认为了解并顺应命运,才能在逆境中找到解脱之道。
最后,“为钝为愚,苟不为恶”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使在智慧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要不做恶事,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底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河源
积雪覆崇冈,冬夏常一色。
群峰让独雄,神君所栖宅。
传闻嶰谷篁,造律谐金石。
草木尚不生,竹产疑非的。
汉使穷河源,要领殊未得。
遂令西戎子,千古笑中国。
老客此经过,望之长太息。
立马北风寒,回首孤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