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异道岂殊,万散一固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醒(bù xǐng)的意思:指人迷迷糊糊、不清醒的状态。
参会(cān huì)的意思:指参加会议或会谈。
冁然(chǎn rán)的意思:形容喜悦或欢笑的样子。
高居(gāo jū)的意思:指在职位、地位、名声等方面处于高位或占据优势地位。
公学(gōng xué)的意思:公学是指公共教育机构,也可指公立学校。
酣适(hān shì)的意思:形容饮食或睡眠十分满足舒适,心情愉悦。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襟袖(jīn xiù)的意思:指胸前的袖子,比喻心胸、气量。
孔业(kǒng yè)的意思:指成就卓著的业绩或功绩。
窥管(kuī guǎn)的意思:偷窥他人隐私,觊觎他人的权力或地位。
谩道(màn dào)的意思:指言辞轻佻、草率,不经思考就随口说出来的话语。
蹁跹(pián xiān)的意思:形容行走或舞蹈时姿态轻盈、优美。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异道(yì dào)的意思:指与主流观点或传统观念不同的道理或方法。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缁褐(zī hè)的意思:指黑色和褐色,形容衣服颜色暗淡。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鉴赏
此诗《题李待诏虎溪三笑图》由元代诗人胡长孺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场景。诗中以“元亮缵孔业,脩静研聃玄”开篇,巧妙地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字元亮)与儒家创始人孔子、道家创始人老子(聃玄)相提并论,暗示了文人学者追求的不仅是文学艺术,更是在精神层面的深邃探索。
“远公学瞿昙,高居著幽禅”则提到东晋高僧慧远(远公),以及他学习佛家创始人释迦牟尼(瞿昙)的教义,隐居修行,强调了佛教对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影响。接下来,“人异道岂殊,万散一固全”,表达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虽有差异,但归根结底追求的都是和谐统一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日击辄有得,参会各冁然”描绘了文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不断有所领悟,聚会时欢声笑语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然而,“胡为老缁褐,笑舞喜欲颠”却以反问的形式,对那些遁入空门的文人提出了疑问,他们为何要抛弃世俗生活,甚至以疯狂的舞蹈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谩道遗其身,襟袖犹蹁跹”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文人是否真的遗弃了自我,他们的内心世界依然充满活力,即使在看似超脱尘世的生活中,也保持着对自由和快乐的追求。“彼酣适酒趣,尚不醒者传”则指出,即便是在饮酒作乐中寻求乐趣,也有人未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
最后,“族史浪自苦,窥管持知天”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反思,认为过分追求家族荣耀可能会带来无谓的痛苦,而真正的智慧在于了解天命,顺应自然规律。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作者对文人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琵琶仙.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閒话
倦客心情,况遇著、秋院捣衣时节。
惆怅侧帽垂鞭,凝情伫寥泬。
三间寺、水窗斜闭,一声磬、林香暗结。
且啜茶瓜,休论尘世,此景清绝。
询开士、杖锡何来,奈师亦、江东旧狂客。
惹起南朝零恨,与疏钟呜咽。
有多少、西窗閒话,对禅床、剪烛低说。
渐渐风弄莲衣,满湖吹雪。
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水龙吟.余诞日不得与儿子必复相会聚者凡六寒暑矣今年是曰必复以诗上寿有勇退神仙今不远之句因以此曲示之
平生翰墨箕裘,误蒙獬豸分司早。
登车揽辔,风烟万壑,连云鸟道。
五载归来,中台无事,江南芳草。
记钱塘门外,西湖湖上,登临处、知多少。
梦里五云楼阁。正瞻依、玉墀春好。
南海阴风,越台暑瘴,不禁怀抱。
白粥青齑,平心养气,万缘俱扫。
便从今收拾,黄牛十角,只閒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