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七》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粼粼非石亦非沙,天作涟漪水作霞。

不畏江寒频濯足,中流羡白莲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涟漪(lián yī)的意思:指水面受到外力影响产生的波纹,比喻一点小小的影响引起的连锁反应。

粼粼(lín lín)的意思:形容水面闪烁明亮的样子

流羡(liú xiàn)的意思:指人们对别人的才能或成就感到羡慕并且流露出来的情感。

水作(shuǐ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犹如水流一样,变幻无常,不可捉摸,无法预料。

濯足(zhuó zú)的意思:指洗净脚足,泛指放松休息,解除疲劳。

天作(tiān zuò)的意思:指自然界或神灵创造的奇迹或天然景观。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行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粼粼非石亦非沙”,以“粼粼”二字描绘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同时巧妙地暗示这不是普通的石头或沙粒,而是大自然的杰作。接着,“天作涟漪水作霞”一句,将天空与水面的倒影巧妙结合,形成一幅天水相连、霞光映照的画面,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不畏江寒频濯足”,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欣赏,即便面对江水的寒冷,也愿意沉浸其中,感受这份清凉与宁静。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一句“中流羡杀白莲花”,诗人站在江心,看着水中盛开的白莲花,不禁心生羡慕。这里的“羡杀”并非嫉妒之意,而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白莲花在水中绽放,既象征着高洁与纯净,也寓意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又招隐诗十九首·其十六

局天蹐地山何崇,直上狂歌接太空。

得失楚弓看世事,吉凶塞马听天工。

百端哀愤从诗发,无数迂愚向酒攻。

自笑余生一蕉鹿,陆沉何日返芚蒙。

(0)

招隐诗十九首.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其一

长吁终日竟何因,日月应怜率土臣。

燃烬未闻肠欲冷,卧薪何补事成陈。

心坚爱鼎我非贵,骨傲时妆众所嗔。

巳矣老农堪没世,忍称投阁大夫新。

(0)

苏子游赤壁

载酒来游赤壁矶,月明乌鹊夜南飞。

披图遥想人何在,山水依然澹夕晖。

(0)

瀼上

贴天河汉影西流,络纬莎鸡一片秋。

草帐夜凉人卧病,老怀添记世间愁。

(0)

题吴御史西台遗恨卷

甘雨才看遍大梁,不堪传讣自江乡。

千金重寄凭危发,一恨终天枉断肠。

古树乌啼霜正落,西台鹤梦夜偏长。

显扬赢得封章在,千载佳城草木香。

(0)

题小蓬瀛

海上仙人钓六鳌,移山谁与傍南皋。

层层洞户沧溟小,淡淡烟云峭壁高。

渡口碧流通弱水,树头朱实熟蟠桃。

登临欲约安期辈,共醉春风玉色醪。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