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孤寒(gū hán)的意思:形容孤独寂寞冷清。
解头(jiě tóu)的意思:解开难题或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窍门。
局正(jú zhèng)的意思:指能够正确判断形势,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省司(shěng sī)的意思:节省时间和精力,简化工作流程。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作解(zuò jiě)的意思: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中的一幕,充满了对公正与选拔的期待以及对优秀人才的敬仰。"省司府局正绸缪",展现了官府在科举考试前的精心准备和组织工作,体现了对选拔人才的重视。"殷梦元知作解头",点明了殷梦元作为解元(科举考试第一名)的荣耀,预示着他将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三百孤寒齐下泪",生动地描绘了众多考生在得知结果时的复杂心情,他们或许经历了长时间的苦读和等待,此刻却因未能如愿而感到失落与悲伤。"一时南望李崖州",则表达了对李崖州(此处可能指代某位杰出的官员或学者)的仰慕之情,暗示了人们对于能够成为像他那样杰出人物的渴望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下考生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卓越人才的尊敬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