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邵 瓜 坡 试 湖 南 漕 举 宋 /乐 雷 发 槐 花 匝 路 促 湘 行 ,闽 赋 唐 诗 旧 擅 声 。有 志 向 曾 言 国 事 ,论 心 何 止 在 科 名 。毕 方 夜 煽 杭 都 火 ,大 角 秋 缠 蜀 道 兵 。莫 作 腐 儒 场 屋 话 ,琅 玕 满 腹 正 须 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方(bì fāng)的意思:形容说话、行动怪异,难以理解或预料。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大角(dà jiǎo)的意思:指人的角色、地位或能力大。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论心(lù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对他人的内心感受或意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擅声(shàn shēng)的意思:指善于歌唱或演讲,声音好听动听。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唐诗(táng shī)的意思:指唐代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志向(zhì xi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理想和目标。
- 注释
- 匝路:盛开路边,形容槐花繁多。
湘行:前往湘江的行程。
闽赋唐诗:福建地区擅长的唐代诗歌。
科名:科举考试的功名。
毕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鸟,象征火灾。
杭都:杭州,古代都城之一。
大角:星宿名,古人认为与战争有关。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也指书斋。
琅玕:美玉,比喻人的学问或才华。
- 翻译
- 槐花盛开的路上催促着前往湘江,福建的诗词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
他曾有志谈论国家大事,内心关怀远超过追求科举功名。
毕方鸟在夜晚煽动杭州的战火,大角星困扰着秋天的蜀道军队。
不要只在书斋里讨论腐儒之见,满腹经纶应当展现出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送邵瓜坡试湖南漕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
“槐花匝路促湘行”一句描绘出春天槐花盛开的情景,路边槐花似乎在催促着行者快速前行,"湘行"则指的是前往湖南的旅程。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的远行。
“闽赋唐诗旧擅声”一句,提及了友人在文学上尤其是诗歌方面的才华和造诣。"闽赋"可能指的是福建地区的文风,而"唐诗"则代表了一种高水平的文学传统。这里赞扬了朋友的文学才能,并且表明这种才能已是公认。
“有志向曾言国事,论心何止在科名”两句,则透露出友人不仅才华横溢,更有担天下之志。"有志向曾言国事"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而"论心何止在科名"则显示出友人的胸怀,不仅满足于科举考试的成就。
“毕方夜煽杭都火,大角秋缠蜀道兵”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学问或事业上的热忱和壮志。"毕方夜煽杭都火"中的“毕方”可理解为极尽之意,“夜煽”则是夜以继日的用心,"杭都火"形容学习之热烈;而"大角秋缠蜀道兵"则通过对军事布署的比喻,强调了友人在某一领域的深入钻研和坚韧不拔。
最后,“莫作腐儒场屋话,琅玕满腹正须呈”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莫作腐儒场屋话"是告诫朋友不要成为只会死记硬背的读书人,而应该有更高远的追求;"琅玕满腹正须呈"则表达了希望朋友将其丰富的学识和才华展现出来,给世界展示。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与鼓励,以及对友人未来之路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