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二》
《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二》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

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民(ān mín)的意思: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安国(ān guó)的意思:指国家安定、国家安宁。

求战(qiú zhàn)的意思:主动寻求战斗,渴望战争。

圣君(shè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具备圣明的品质,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福祉。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五贼(wǔ zéi)的意思:指五个罪犯或恶徒。

翻译
首先观察天空中的五种不祥之兆,接着要审察大地以确保百姓安宁。
只有在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时,才会寻求战争,战争结束后才能显现圣明的君主。
注释
五贼:指五种预示灾难的天文现象或政治动乱。
察:考察,观察。
地:大地,也指社会秩序。
安民:使人民安定。
国富:国家富强。
求战:寻求战争。
圣君:圣明的君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理想领袖的治国方略,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政安邦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景。

“先且观天明五贼”,这里的“五贼”指的是古代认为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威胁的五种现象,如赃、盗、邪、乱、惑。领袖首先应当洞察并处理这些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的因素。

“次须察地以安民”,这句话强调了治国之本在于安定民心,通过调查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和经济状况)来确保人民生活的稳定与安全。

“民安国富方求战”,当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庶时,才可以考虑战争或其他对外的行动。这里体现了先富后武的思想,即在国内治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去追求对外的扩张和军事上的胜利。

“战罢方能见圣君”,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理念:只有在战争结束,国家安定之后,领袖才能得到真正的尊崇。这里所谓的“圣君”并非仅指帝王,也可能是对理想化的领导者的称呼。

总体来说,这首诗强调了治国以民为本,内政与外战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种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菩萨蛮·去年共饮菖蒲酒

去年共饮菖蒲酒。
今年却向僧房守。
好事更多磨。
教人没奈何。
主人恩义重。
知我心头痛。
待要赏新荷。
争知疾愈麽。

(0)

偶得一绝

清风叶叶映黄鹂,绿暗红稀半掩扉。
我以忘言静思虑,子规犹道不如归。

(0)

满庭芳·一种阳和

一种阳和,玉英初纵,雪天分外精神。
冰肌肉骨,别是一家春。
楼上笛声三弄,百花都未知音。
明窗畔,临风对月,曾结岁寒盟。
笑杏花何太晚,迟疑不发,等待春深。
只宜远望,举目似烧林。
丽质芳姿虽好,一时取媚东君。
争如我,青青结子,金鼎内调羹。

(0)

满庭芳·景傍清明

景傍清明,日和风暖,数枝浓淡胭脂。
春来早起,惟我独芳菲。
门外几番雨过,似佳人、细腻香肌。
堪赏处,玉楼人醉,斜插满头归。
梅花何太早,消疏骨肉,叶密花稀。
不逢媚景,开後甚孤栖。
恐怕百花笑你,甘心受、雪压霜欺。
争如我,年年得意,占断踏青时。

(0)

踏莎行·葱草身才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
闲时与蝶花间走。
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
水马驰来,藕丝缠就。
鹅毛般上三杯酒。
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0)

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
夜夜相思直到明。
有梦怎生成。
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
笛里声声不忍听。
浑是断肠声。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