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定千情约,无营一榻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今世(jīn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人生或当前的世界。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中时(zhōng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中间部分,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作室(zuò shì)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思考、经营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建常的《斗室吟》描绘了作者在一间狭小却自得其乐的斗室中生活的场景。"作室大于斗",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居室虽小,但足以容身,显示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栖迟亦自如",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得悠然自得。
诗中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专注于阅读古人的书籍,"不闻今世事,但读古人书",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淡泊。"有定千情约",表明他内心宁静,情感有度,不受外界干扰。"无营一榻余",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清心寡欲,不为物质所累。
最后两句"闲中时俯仰,天地在吾庐",通过日常的闲暇时刻,诗人感受到天地之广阔,寓言自己的心境宽广,即使身处斗室,也能与自然宇宙相融,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凌江立春日呈黎东美太守
斗杓东指斡春回,乐奏升平助殷雷。
鱼跃原无溪面冻,雪光散作岭头梅。
主人和气均千里,北客归怀寄一杯。
色满皇州三殿喜,琼林先放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