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周太史奉使秦藩二首·其一》
《送周太史奉使秦藩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金銮殿直玉节秦城

更以探奇兴,因之拥傅行。

上林卢橘熟,太华岳莲睛。

处处登临咏,皆翻郢雪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殿直(diàn zhí)的意思:殿直是指宫廷中的官员,负责管理皇帝的住所和仪仗队的人。

华岳(huá yuè)的意思:指华山和岳阳两个名山,比喻名山大川。

金銮(jīn luán)的意思:指皇帝登基,即皇位的象征。

卢橘(lú jú)的意思:卢橘是一个形容人办事不谨慎、不小心而导致失败或损失的成语。

秦城(qín chéng)的意思:指古代秦国的都城,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者官僚机构。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探奇(tàn qí)的意思:探索神奇的事物或现象

雪声(xuě shēng)的意思:雪花飘落时的声音,形容寂静无声。

郢雪(yǐng xuě)的意思:指不同寻常的雪,也可用来形容珍贵稀有的事物。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岳莲(yuè li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而高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周太史奉使秦藩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出使秦藩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旅途的关切之情。

首句“金銮辞殿直,玉节指秦城”,以“金銮”、“玉节”这样的华美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出使的庄严与隆重,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身份的尊贵。接着,“更以探奇兴,因之拥傅行”两句,表达了友人此行不仅是为了公务,更有探索未知、寻求新知的兴致,以及在旅途中得到陪伴与支持的期待。

“上林卢橘熟,太华岳莲睛”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描写,既展现了友人出使途中的美丽风光,也寓意着友人旅途中的美好愿景。而“处处登临咏,皆翻郢雪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友人在旅途中吟咏诗歌,不仅展现了文采飞扬的情景,也寓意着友人将把美好的情感和智慧传播到各地,如同郢雪之声,清雅悠扬,传遍四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出使过程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同时融入了自然美景的描绘和文化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秋蓬晚望

秋心游子独,晚照终山分。

浅浦悬鱼影,微烟簇雁群。

年光如落叶,长梦寄归云。

流水清无语,钟声何处村。

(0)

湖上望匡庐

一片湖光灵气结,九叠屏风云锦列。

绝巘削天天不高,飞流倒江江欲咽。

纵游曾忆十年时,拈花问偈恣探奇。

法堂杖锡化何去,孤鹤閒云来复之。

前溪日落扁舟暮,瞬息征帆留不住。

为爱名山送客程,沁我诗脾数回顾。

香炉缭绕紫烟堆,苍翠重重湿不开。

恍有羽人从绝顶,分明指点是蓬莱。

(0)

石湖

五湖天下闻,游兴艰往昔。

惟此城郭西,一湖题作石。

石上有閒人,览尽山水碧。

何知争渡喧,结茅长自适。

(0)

病中得何叔子龙友书问却寄四首·其三

自从诸子各离居,门外蓬蒿掩敝庐。

乐饵仅扶皮骨在,世情应共鬓毛疏。

愁肠未理三冬业,空谷宁投片字书。

不是感君怜意气,一时同调有谁如。

(0)

再寄屠仪部纬真先生二首·其一

太史常占紫气连,知君已变姓名传。

寻仙定策卢敖杖,载妓应无范蠡船。

海上书邮何日至,歌中乐府近成编。

人情俗态都销尽,独有词锋未断缘。

(0)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其八

汉家宾客满容台,作者千秋大雅开。

露表金茎承宴后,至今犹颂柏梁才。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