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堂杂兴十首·其六》
《草堂杂兴十首·其六》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我亦西郊有草堂,绿阴门巷风凉

缲车索索中廇烟火依依接近疆。

溪女缬裙提瓮汲,邻翁挟俎隔田穰。

熙熙实有先民乐不比桃源渺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风凉(fēng liáng)的意思:形容心情凉爽,舒适。

接近(jiē jìn)的意思:靠近,与某人或某事物距离近。

麦风(mài fēng)的意思:指麦子被风吹得倒伏的景象,比喻人遭遇挫折或失败。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民乐(mín yuè)的意思:指人民的音乐,也指民间的乐曲。

缲车(qiāo chē)的意思:形容工作辛苦,费力不讨好。

索索(suǒ suǒ)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而连续,或者形容行动轻盈迅速。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提瓮(tí wèng)的意思:形容人物行为愚蠢、无能,或者比喻人物行为拙劣。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依接(yī jiē)的意思:依靠、依赖

阴门(yīn mén)的意思:指被人忽视、冷落的地方或角落。

中廇(zhōng liù)的意思:指中间的空地或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董纪在西郊草堂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草堂周围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生机,以及乡村生活的淳朴与温馨。

首句“我亦西郊有草堂”,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草堂生活的向往与自得之情。接着,“绿阴门巷麦风凉”一句,以绿树成荫的门巷和微风吹过麦田带来的清凉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氛围。随后,“缲车索索鸣中廻,烟火依依接近疆”两句,生动描绘了草堂周边农事活动的繁忙景象,缲车的声响与袅袅炊烟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溪女缬裙提瓮汲,邻翁挟俎隔田穰”则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细节。溪边女子穿着鲜艳的缬裙,提着水瓮汲水,邻家老翁手持盛满食物的盘子,隔着田地相互交流,这些场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温暖。

最后,“熙熙实有先民乐,不比桃源事渺茫”两句,诗人感慨道,这样的生活状态与古代先民的快乐相似,远非虚构的世外桃源所能比拟。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珍惜,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堂周围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花朝曲·其八

紫陌啼莺穿弱柳,玉河流水带残冰。

飞花尽逐游人散,衣马轻肥自五陵。

(0)

花朝曲·其二

日射金茎露未乾,禁城红紫万人看。

衍波倘得蒲生纸,好为宫中赋晓寒。

(0)

省中齐夕同司马年兄咏雪

画省森沉静柏乌,欲谈翻觉解围无。

五轮沙漏传银箭,六出天花点玉壶。

倦去且看司马赋,渴来想入步兵厨。

悬知后夜升中际,历历榆光片月孤。

(0)

长安春兴·其一

自是天边雨露滋,上林种种品题奇。

佳人拾翠朝云合,公子乘黄春槛移。

取醉且须论薏苡,引年何必问松芝。

双柑斗酒听莺兴,应笑山翁倒接䍦。

(0)

过大山见老山

蚤发田间道,秋风洒客襟。

到关淮地尽,入望楚云深。

老大怜今日,栖迟忆故林。

高山何处调,空愧古人心。

(0)

贱辰承吕维师徐献和李宗诚曾舜徵袁季友诸省丈及罗布衣汝存携酒见过集杜

隐几萧条戴鹖冠,兴来今日尽君欢。

尊前柏叶休随酒,竹里行厨洗玉盘。

拳引滥骑沙苑马,衰颜欲付紫金丹。

可怜宾客尽倾盖,百遍相过意未阑。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