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郊再和百旃·其二》
《春郊再和百旃·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镗鞳潮音响石钟,沟花续雨歇还冲。

溪喧跳黾时惊獭,燕剪游丝不碍蜂。

春蚓掴泥涂草圣角巾栖蝶垫林宗。

行歌定归来晚,红玦衔山正下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草圣(cǎo shèng)的意思:指擅长书法的人,特指擅长草书的书法家。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定归(dìng guī)的意思:确定归宿,找到归宿。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泥涂(ní tú)的意思:比喻言辞低下,不堪入目。

镗鞳(tāng tà)的意思:形容刻苦耐劳、勤奋努力。

下舂(xià chōng)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工作或学习。

响石(xiǎng shí)的意思:指发出声响的石头,比喻有声势而无实际作用的人或事物。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燕剪(yàn jiǎn)的意思:比喻剪纸技艺高超。

音响(yīn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郊野的生动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首句“镗鞳潮音响石钟”,以“镗鞳”形容潮水拍打石钟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潮水的壮阔与声响的震撼,营造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沟花续雨歇还冲”则转而描绘雨后的景象,雨水虽已停歇,但沟中的花朵依然在雨后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接着,“溪喧跳黾时惊獭,燕剪游丝不碍蜂”两句,通过溪流中青蛙跳跃、水獭惊动的场景,以及燕子剪裁游动的蛛丝,不阻碍蜜蜂采蜜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春蚓掴泥涂草圣,角巾栖蝶垫林宗”两句,以蚯蚓在泥土中翻动、蝴蝶栖息于林间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人智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

最后,“行歌无定归来晚,红玦衔山正下舂”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悠闲自在地行走歌唱,直到太阳西下才归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郊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和谐生活与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

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

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

(0)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端明·其五

后园不见栽桃李,旧尹无能可自知。

从使当时曾手植,经今十载亦凋衰。

(0)

令弟坚官满归京偶成四十言代书寄判武学顾学士略资一噱

多年判武学,未改旧官衔。

有意将投阁,无人为解骖。

师资尽韬略,况味极齑盐。

闻说鲈鱼好,归心风满帆。

(0)

金宿楼望月呈仲通司封·其二

缅想建安盛,西园飞盖游。

初筵会才雅,今夕继风流。

月伴昏星出,云随晚吹收。

老生于此兴,不减庾荆州。

(0)

公仆天章书示暂往蓝田兼阅山水以答来贶

暂枉观风旆,从容赏物华。

蓝山青有玉,辋水碧无沙。

林静闻啼狖,川长见落霞。

宜寻幽径处,竹里到南坨。

(0)

太原府统平殿朝拜

逆垒弥天甚,君王驻翠銮。

荆榛亲剪伐,家业信艰难。

一剑山河定,千年庙社安。

故城禾黍美,无复验泥丸。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